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28日
吟诗养心
我自进入老境以来,记忆力日渐衰退,大有“朝事夕忘”之叹,深感惶然。
有一天,在书摊上买得《唐人绝句精华》一册,甚喜。翻览展读,如晤故人。不少脍炙人口,镂玉雕琼的名作佳句,早在儿时就已了然于胸,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却已忘却许多。
重新诵读,恍如隔世。当然,亦有很多诗篇为过去所未曾诵读过。一时胸怀坦荡荡、暖乎乎的,心想,这该是锻炼脑力记忆的绝好方法。于是每天晨曦初露,我便在阳台上手捧“绝句”,低吟默诵:“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滴口凉……”,反复吟诵,趣味盎然,忘怀得失,顿忘老之已至。如此坚持数月之久。
后来,在几位老姐妹的相邀下,我经常去县诗词学会听诗词讲解课,使我对唐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晚上入睡前,几百首佳篇名句,涌入脑际,挥之不去,呼之欲出,此时此刻,我心静如水,唐代那些受人尊敬的大诗人好像再现我的面前,与我共话写诗的心得。我洗耳恭听,我把那千载犹新的佳作,依次默背之,须臾,则酣然入梦矣,退休前久治不愈的失眠病亦不药而痊,记忆力亦得到相应的改善。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诗歌中意象的美,让文字有一种穿透力,给人深层意蕴。有时读得痴迷,诗中文字会让你有兴奋感,并且精神上会得到某种快感。读诗可以怡情,给你一种美的享受,改变你的心境,让你豁然开朗,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心情。良好的心情对健康最重要,清代著名诗论家袁枚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诗人之诗可以养心。”精神上的愉悦感对健康的益处在于养心,诗可以调养你的心情,净化心灵,经常吟诗,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处于平和中正、开朗坦然的状态。
历史上吟诗疗疾的事也不乏其例。宋代大诗人陆游就曾经向一位头风患者说:“不必更求芎芷药,我诗读罢自醒然。”川芎白芷虽然能够活血发散,我的诗更能除风定痛健脑醒神啊!无独有偶,清代《志异续编》也曾经记载一则医案,说白岩朱公患气痛病,每到发病时,疼痛难忍,取来杜甫的诗朗诵几首,疼痛立即停止,效果特好。书中分析其机理说:“取所爱读之,则心怡神适,疾不觉自忘。”
我有散步的习惯,就把吟诗与散步结合起来,公园的畦径、广场的环形路、楼区的人行道,都成为我散步朗读的场所。散步朗读时,凝神聚气,郎朗哼唱,抑扬顿挫的腔调、弛缓有序的节奏,都一丝不差地闪现在大脑中,做到默记在心头、步随诗文走、哼唱练喉咙。这样既改善了肺部呼吸,扩大了肺活量,又加快全身血液循环,直读得气血通畅,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可以说,吟诗散步是最有文化含量、最有品位的体育锻炼。
我们这代人,都经历过苦日子的身心磨难,对待晚年,不能只看生活不宽裕的一面,还要看宽松的另一面,所以我们从李白的 “群峭望摩天,逍遥不记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气压风云的诗作中,开阔了我们的胸怀。又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等清丽如画的诗作中,增添了我们的悠闲乐趣。这些诗句中的意境把我们带进了开心殿堂,一股股美感油然而生,病痛与烦恼便被开心所代替。
勤吟诗,既可陶冶情操,增益人生乐趣,又可祛病强身,何乐不为?要更一提的,老伴与我同病相怜,他患神经衰亦已多年,他依我的经验而行,亦成效卓然。每读到一首好诗,那种淋漓酣畅的感觉,对我身心健康大有帮助。我已是耄耋之年,但身体健康,耳不聋,眼不花,腰不疼,背不驼,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满怀豪情。
(钟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