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28日

如何做好手机消毒?

当今社会,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信息获取、娱乐休闲、商务办公、生活服务、学习教育、社交互动和安全定位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由于我们频繁使用手机,手上的各种细菌和病毒很容易沾染在手机上,进而通过反复接触手机和手卫生依从性不够,导致这些病原体侵入体内,引起各类疾病。因此,手机消毒变得尤为重要。

手机消毒的必要性

研究数据显示,手机表面的细菌可高达12万/cm²,手机细菌超标比例较高,普遍存在的细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手机细菌超标比例高达43.56%,而仅有9.3%的大学生能够做到每天清洁手机。此外,医务人员手机污染率也普遍较高,甚至在医务人员手机上检测出多重耐药菌。如果不幸感染多重耐药菌,引起感染的几率将大大增加,且可供选择的药物将明显减少,甚至没有特效药可用。因此,手机消毒不容忽视。

手机消毒的方法

1.使用醇类消毒剂:可使用75%的医用酒精棉签或软布轻轻擦拭手机机身,确保手机正面、背面、侧面擦拭到位。注意,酒精易燃,使用时须注意安全,不可喷洒,且不可在手机充电时消毒。同时,建议消毒时关机,消毒完成后再开机。

2.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消毒:季铵盐类消毒剂相较于其他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过氧化物消毒剂,具有较低的毒性与刺激性,腐蚀性低且无漂白作用,杀菌谱广,性质较稳定,操作简单方便,可通过喷洒、擦拭等多种方式进行消毒。

3.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低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在稀释后,可用于手机表面消毒,但其对金属具有腐蚀性,可能对某些手机材质不够友好,使用时仍需谨慎。

4.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可以杀死手机表面的细菌和病毒。将手机暴露在紫外线灯下1米内,照射30分钟左右,可以达到消毒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紫外线消毒有其局限性,紫外线只能沿直线传播,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定会有死角不会被扫射到,这些死角区域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消毒。紫外线对人体皮肤也有一定的伤害,使用时需要确保不会直接暴露于紫外线下。

5.使用消毒湿巾:如1%过氧化氢湿巾。如果没有上述消毒剂,也可以使用消毒湿巾擦拭手机表面。擦拭后,用干净的纸巾擦干即可。

除了以上消毒方法,还有一些日常防护措施可以帮助减少手机表面的细菌数量:

1.定期更换手机壳和屏幕保护膜:手机壳和屏幕保护膜容易积聚细菌和污垢,定期更换可以减少细菌数量。

2.减少在公共场所使用手机:在公共场所使用手机时,容易接触到各种细菌和病毒,因此尽量减少在这些地方使用手机。

3.使用耳机通话:通话时使用耳机可以减少手机与面部和口唇部的接触,防止飞沫传播。

4.使用透明塑料套包裹手机:用一段时间就扔掉,方便又卫生。

擦拭手机时的注意事项

1.避免消毒剂流入手机内部:擦拭听筒、充电口、耳机孔、按键时应小心,避免消毒剂流入,否则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损伤。

2.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一般的塑料、硅胶、聚碳酸酯等材质的手机壳均可使用酒精擦拭,但皮质、皮革手机壳则不适合使用酒精。

3.日常清洁与定期消毒相结合:普通人群按照上述方法做好日常的手机清洁即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建议提高消毒频次,至少每天一次。

特殊情况的手机消毒

如果手机不慎掉入厕所等污染环境,应首先用无绒软布或纸巾擦干手机表面的水分,然后使用含有消毒剂的棉布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预防手机污染的建议

1.外出少玩手机:出门时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次数,特别是在接触公共部位后,避免将手机与脏手直接接触。

2.手机不要外借:为避免交叉传染病毒,手机尽量不要外借。

3.使用手机后洗手:使用手机后一定要勤洗手,避免一边玩手机一边吃东西,或刚拿过手机就去触碰脸部皮肤。

(南宁市中医医院 蔡秋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