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21日
防治春季上火也要辨证施治
春季人体肝气当令,冬天蓄积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向上向外发散,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眩晕、目赤眼花等,甚至产生口气、长青春痘,这就是所谓“春火”,民间俗称“上火”。
春火有凉燥型和温燥型之分,防治也要辨证施治。
1.凉燥型:凉燥多发于初春季节,是燥邪与风寒之邪相结合侵袭人体的结果。病人症状有干咳、少痰或无痰、鼻咽干燥、喉痒,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取芝麻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粳米煮粥至黏稠时,把事先炒熟芝麻研成细末和红糖拌入,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此粥气香味美,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花、肺燥咳嗽等症。
2.温燥型:表现为干咳、口干、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咳出,甚至咳而胸痛,痰中带血,并伴有鼻塞头痛、畏寒身热。它是燥邪与风热之邪相结合而成。取板栗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板栗仁切碎与粳米煮粥至黏稠后,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此粥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作用。适用于胃纳不佳、脾胃不健、腰膝软痛、四肢乏力、多梦失眠、夜尿增多等。
(马宝山)
链接:
mzyybm.wisenyun.com
◎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智森芯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200634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