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21日

结肠镜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结肠镜检查是指利用结肠镜顶端的微型摄像机 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在必要时,医生会将肠道中的部分组织取出,进行病理学检查。结肠镜还可以进行一些内镜下操作,包括切除部分肠道病变、镜下止血等。在实际操作中,患者通常保持左侧卧位,医生将结肠镜放入肛门,向上循腔进镜至回肠末端,在操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暴露肠腔视野,有时候还会向肠道中冲入少量水、气体等,让肠道充分扩张,以便更清晰地观察肠道内情况。通常情况下,检查时间为10~30分钟,具体检查时间因人而异。结肠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性操作,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术后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那么,在结肠镜检查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休息及活动:若是采取无痛结肠镜检查,在诊治前后需要由成人陪护,确保麻醉苏醒过程顺利。在检查当天,无痛肠镜后需要2小时后方可饮水进食,24 小时内不能驾驶电动车、汽车,不能采取机械操作以及开展高空作业,以免发生意外,也不能进行需精算或逻辑分析的工作。

2.肠镜检查、手术后护理:若是结肠镜检查时采取病灶活检或者小息肉钳除术,禁食2小时后方可半流质饮食;若需要肠镜下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如APC、EMR、ESD等),视情况在术后1~3天禁食禁饮,应卧床休息,在医生的允许下可先食用清淡、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再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不能食用生、冷、硬、辛辣的食物,也不能饮酒,一周内不能负重及剧烈运动。在结肠镜检查后,若出现腹胀,可采取适当运动,将气体排出,缓解症状。必要时,可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加快气体排出。

3.及时就医:采取结肠镜检查或者肠镜下切除术后,若是出现下面症状的其中一种,需马上联系医生进行处理:持续性腹胀、腹痛等腹部不适;便血、黑便、恶心、呕吐,或者3天及以上没有排便排气;发热、乏力、呼吸困难、头昏、背痛、胸痛等。

4.随访:如果检查发现有息肉或其他病变,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随访或复查。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等需要密切关注,以防发生癌变。肠镜复查的间隔时间因个体而异,通常根据以下因素确定:①无异常:如果初次肠镜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可以间隔三年左右或有肠道症状再复查。②息肉:如果发现结肠息肉,特别是较大的息肉,病理提示高危腺瘤型,应在术后3~6个月内复查结肠镜,其他类型息肉则建议术后 1~3 年内复查。③大肠癌:在临床工作中结肠镜复查对于大肠癌术后患者十分重要,常规内镜检查对于大肠癌术后复发和异时性癌的发现具有明确作用,这直接关系到大肠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结肠镜应作为长期甚至终生的监测手段。

5.复查:目前临床上对于进行术后复查的时间尚有争论,已达成的共识为:①术前梗阻患者最迟术后第3个月行全结肠内镜检查;②无梗阻者常规术后2年以内,每半年复查一次结肠镜,2年至5年每一年复查一次,5年后每2年复查一次,如观察期有自觉症状应及时就医,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患者应每3至6个月随访一次;同时监测CEA,有否动态升高。③重复癌患者应从最后一次术后开始重复上述复查周期。因为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具有明确相关性,并且大肠癌术后患者属癌变高危人群,因此对于肠癌术后患者复查结肠镜时若发现大肠息肉,均建议其尽快切除。④肠道炎症性病变:对于轻症,经过治疗后,肠道症状迅速缓解,复查时间可适当延长。一般来说,可以在3~6个月后进行复查。对于炎症性肠病(UC或CD),初次发病患者需要进行有效治疗,3~4个月时应该做结肠镜评估治疗效果,维持期需要1~2年复查一次。

6.其他注意事项:①避免受凉,结肠镜检查后,肠道内可能会积存一部分气体,引起肠道胀气。如果受凉,会引起胀气症状加重。因此,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②按摩腹部促进排气,结肠镜检查后,可以多做摩腹动作,促进肠道气体排出,缓解腹胀症状。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