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21日
中成药内外合用治小儿疖病
疖病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多发生于富有皮脂腺的头、面、项、背等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尤以夏秋季多见,常见于儿童。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内郁湿火,外感风邪,蕴阻于皮肤所致,当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治。
1.热毒蕴结型:多见于气实火盛患者。轻者表现为疖肿只有1~2个,重者散发全身、簇集一处、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当以清热解毒为治,可选用银翘解毒片、消炎散结片、炎可宁片、复方公英片、猴耳环消炎片、复方金银花颗粒、野菊花颗粒等。
2.暑湿蕴结型:多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头面、颈、背、臀部,单个或多个成片,疖肿红热胀痛,抓破流脓水,时或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而腻,脉滑数。当以清暑化湿解毒为治,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银翘合剂、银翘袋泡剂、消炎解毒丸、三黄片、牛黄解毒软胶囊等。
3.体虚邪恋型:表现为疖肿散发于全身各处,此愈彼起,疖肿较大,易转变成有头疽,疖肿颜色暗红,脓水稀少,常伴低热、烦躁口渴、乏力肢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当以扶正解毒为治,可选用黄芪精颗粒合二丁颗粒、龟芪参口服液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
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中成药外用方:①藿香正气水加等量冷开水混匀,用药前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而后外部涂擦,每日3~4次,连续3~5天。可清热祛湿。②患处用温水洗净后,将复方硫黄乳膏药膏涂抹患处,每天3~4次,3天为1个疗程。可清热解毒。③黄连素片5粒研为细末,加大黄粉、蒲黄粉、飞水硫黄各5克,用清水调为稀糊状,外涂或敷患处,每日3~5次,连续3~5天即可。可清热解毒。④南通蛇药片适量研末,用清水调敷患处,每日3~5次,连续5~7天。可清热解毒。用于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小儿疖肿。⑤六神丸10粒,鱼石脂软膏适量。共研混合均匀,局部常规清洗后,将药膏糊涂抹于患处,每日1次,3天为1个疗程。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⑥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京万红软膏涂抹于患处,每日2~3次,连续3~7天。可解毒消肿,生肌止痛。⑦局部常规清洗后,取金黄散适量,用清水少许调匀,外搽患处,每日2~3次,连续2~3天。可清热解毒。⑧紫花地丁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 1~2次。 可抗菌消炎。 ⑨老鹳草软膏涂敷于患处,每日1次。可除湿解毒,收敛生肌。
(献 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