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21日

小儿湿疹治验一则

小儿湿疹是儿科临床常见病,易反复发作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临床诊疗实践,针对小儿湿疹,基于“脾主肌肉”理论,“从脾论治,肺脾同调、风湿毒并清”的治疗理念,临证紧抓“脾虚失运”这一根本,他脏同治,通过健脾运湿,养血祛湿、热、毒、风之邪,以达充养小儿肌肤,促进皮损愈合,每获良效。

赵某,女,5岁。主诉全身反复出现散在皮疹半年余,加重5天。患儿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散发粟米样大小红色皮疹,瘙痒。到卫生所就诊治疗,诊断为湿疹,给予激素类药膏加“西替利嗪糖浆”口服,起初有效,但症状易反复,5天前症状加重。证见全身出现红色圆形及椭圆形皮疹,局部有渗出,瘙痒明显,纳呆,夜寐难安,大便稀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既往患儿婴儿期即反复湿疹。诊断为湿疮(属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运湿、疏风清热止痒。予以湿疹方加减:当归、生地、党参、白术、防风、荆芥、茯苓、藿香、蒲公英、仙鹤草各9克,陈皮3克,柴胡、苦参、连翘、甘草各6克。5剂,2日1剂,水煎取液,每日3次温服。

二诊:诉患儿瘙痒缓解,皮损范围减小,渗出减少,部分皮损消退处有脱屑,纳食稍增,大便稀溏。上方去仙鹤草、苦参,加桑白皮、山土瓜、蓝花参各9克,泻肺利气、健脾养肝以固根本。续服5剂。

三诊:诉患儿偶发皮肤瘙痒不适,皮损明显消退,无新发皮疹,局部皮肤干燥,脱屑,纳食改善,夜间汗多,二便调。再予二诊方去蒲公英、柴胡,加乌梢蛇6克,白芍、浮小麦各9克,柔肝阴、养肝血以养血息风敛汗。再服5剂。

药后,诸症趋平,嘱患者尽可能减少接触致敏物,皮疹部位避免搔抓,配合使用紫连膏外涂,饮食清淡。停药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该患儿为过敏体质,平素易外感,形瘦、湿疹反复日久。首诊时表现为脾土不足,遇热湿之邪,致患儿全身散在红斑血疹,瘙痒难耐,此时清热解毒止痒、健脾运湿是首要任务,一则清热解毒使湿热毒邪循经而出,以缓解瘙痒,减少皮损渗出,缓解患儿不适和家长焦虑情绪,增强依从性;二则患儿脾运得良,纳增利于恢复正气。二诊时皮损好转,渗出减少,症状有所好转缓解,但余邪未清,予方减少清热解毒药,加入利肺气之品,以肺脾同治,同时为后续治疗加入健脾养肝之品以滋营血、祛伏风、防止复发。整个治疗过程体现了从脾论治、肺脾同调、风湿毒并清的治疗理念,将“健脾、运湿、养血、祛风”贯穿始终,临症疗效甚佳。

(张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