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14日

春夏食桑叶  清肝又明目

桑叶,又名冬桑叶、炙桑叶,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桑的叶。

中医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归肺、肝经。有疏风清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燥热咳嗽,眩晕,目赤昏花。本品甘寒轻清疏散,凉润肺燥,苦寒清泄肺热,故可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热犯肺,肺热或燥热伤肺见咳嗽痰少、色黄而黏稠,或干咳少痰、咽痒等。本品苦寒,兼入肝经,有平降肝阳、明目益睛之效,故可用治肝阳上亢见头痛眩晕、头重脚轻、烦躁易怒,或风热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等。《本草纲目》言其“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本草求真》言其“清肺泻胃,凉血润燥,去风明目”。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脱皮固酮,牛膝固酮,谷甾醇,芸香苷,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能排出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一般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多生用,清肺润燥多炙用,入食多用鲜品。

中医认为,春季气候多变,感受外邪后易入里化热,出现肺热咳嗽,且春季肝旺,易致肝火上炎而出现目赤肿痛、眼目干涩等。夏季暑热、湿热为患,湿热上熏,也易出现上症。常食桑叶,可清肝明目、清热宣肺,预防感冒、咳嗽、目赤肿痛等。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1.桑菊丸(中成药):方由桑叶、菊花、连翘、芦根、桔梗、甘草、苦杏仁等组成。口服,每次25~30粒,每日 2~3 次。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2.夏桑菊颗粒(中成药):方由夏枯草、野菊花、桑叶等组成。口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可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夏日可作清凉饮料。

3.桑麻丸(中成药):方由桑叶、黑芝麻组成。口服,一次6克,一日 3次。可滋养肝肾,祛风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

4.桑叶粥:桑叶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桑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液,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适用于外感发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或肝经风热,头晕目眩,目赤肿痛。

5.桑叶菊花茶:桑叶、菊花各等量,研为粗末,装袋,每袋20克。每次1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可清热泻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暑热感冒,咽喉疼痛,目赤肿痛,眼目干涩。

6.凉拌桑叶:嫩桑叶、调味品各适量。将嫩桑叶洗净,放入沸水中氽片刻,取出,切细,加蒜泥、葱花、食盐、食醋、香麻油等拌匀服食,每日1次。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暑热感冒,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眼目干涩。

(胡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