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14日

真武汤临床应用举隅

1.阳虚水泛所致水肿治验案

李某,男,60 岁。患者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苔白滑,舌质淡胖,脉沉细。症脉参合,辨为阳虚水泛之证。治宜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加减:茯苓 15 克,芍药 9 克,白术 9 克,生姜 9 克,炮附子 6 克,桂枝 6 克,巴戟天 9 克。10剂,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水肿明显减轻,畏寒肢冷等症状也有所缓解,原方续服 7 剂。药毕,诸症基本消失。

按:患者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液,水湿泛溢肌肤,故全身水肿。阳虚不能温煦肢体,故畏寒肢冷。选用真武汤加减以温阳利水;加入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巴戟天补肾助阳。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肾阳、利水消肿之功,使阳气得复,水湿得去。

2.阳虚水泛所致眩晕治验案

王某,女,55 岁。患者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舌质淡,脉沉细弱。症脉参合,辨为阳虚水泛之证。治宜温阳化气,定眩止晕。方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 12 克,芍药 9 克,白术 9 克,生姜 9 克,炮附子 6 克,桂枝 9 克,炙甘草 6 克。8剂,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眩晕减轻,心悸气短等症状也有所改善,原方续服 5 剂。药毕,诸症基本消失。

按:患者阳虚水泛,上凌清窍,故头晕目眩。心阳不足,故心悸气短。选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温阳化气,定眩止晕;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诸药合用,温阳化气,利水降浊,眩晕自止。

3.阳虚水泛所致咳喘治验案

吴某,男,70 岁。患者咳喘,痰多清稀,色白泡沫状,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舌质淡胖,脉沉细。症脉参合,辨为阳虚水泛之证。治宜温阳利水,止咳平喘。方用真武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茯苓 15 克,芍药 9 克,白术 9 克,生姜 9 克,炮附子 6 克,干姜 6 克,细辛 3 克,五味子 6 克。7剂,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咳喘减轻,痰量减少。原方续服 5 剂后,诸症基本消失。

按:患者肾阳不足,水饮内停,上犯于肺,故咳喘。选用真武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以温阳利水,止咳平喘;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饮、止咳平喘之功,使水饮得去,肺气得宣。

4.阳虚水泛所致心悸治验案

许某,女,48 岁。患者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畏寒肢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舌质淡胖,脉沉细。症脉参合,辨为阳虚水泛之证。治宜温阳利水,宁心安神。方用真武汤加炙甘草、龙骨、牡蛎:茯苓 12 克,芍药 9 克,白术 9 克,生姜 9 克,炮附子 6 克,炙甘草 6 克,龙骨 15 克,牡蛎 15 克。9剂,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心悸减轻,胸闷气短等症状也有所缓解。原方续服 6 剂后,诸症基本消失。

按:患者心肾阳虚,水饮内停,心失所养,故心悸怔忡。选用真武汤加炙甘草、龙骨、牡蛎以温阳利水,宁心安神;炙甘草益气复脉;龙骨、牡蛎重镇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水、安神定悸之功,使心阳得复,心悸自止。

5.阳虚水泛所致泄泻治验案

林某,男,52 岁。患者大便溏泻,每日数次,完谷不化,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舌质淡胖,脉沉细。症脉参合,辨为阳虚水泛之证。治宜温阳利水,健脾止泻。方用真武汤加党参、山药、扁豆:茯苓 15 克,芍药 9 克,白术 9 克,生姜 9 克,炮附子 6 克,党参 12 克,山药 15 克,扁豆 12 克。8剂,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泄泻减轻,大便成形。原方续服 5 剂后,诸症基本消失。

按:患者脾肾阳虚,水湿下注,故大便溏泻。选用真武汤加党参、山药、扁豆以温阳利水,健脾止泻;党参、山药、扁豆健脾益气,增强健脾止泻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利水止泻之功,使脾肾得温,泄泻自止。

(吴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