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14日
彝医常用植物药
(数则)
●苦荞麦(彝族药名:额可额罗莫)
原植物:蓼科植物苦荞麦Polygonum tataricum(L.)Gaertn.
彝医用药经验:
小儿热病:以酒糅合苦荞面,包敷心口部位,同时内服荞粒所熬之水,可退高热。或用苦荞面0.5千克,以鸡蛋清调敷胸部,干后取下,如此反复至退热。
腹泻:苦荞面加则玛、海椒,兑水调成糊状,煮沸即服下,可止泻。
骨折:将活小鸡舂烂打绒,均匀铺于刚烙热的苦荞粑上,包一层布,趁热包扎骨折处,再以竹棍做的夹板固定。
牙痛、胃痛、肚腹内绞痛:本品根晒干,熬水吃。
头痛:葱、姜,共捣烂,以布绞汁,以汁调苦荞面为饼,蒸熟,热敷痛处,稍冷即换,反复至止痛为止。
食积、便秘:苦荞面加青当归根皮、鸡屎藤叶,共为末,以水调为饼,烙熟,服下。
本品含芸香甙、矢车菊素等黄酮类成分,但药理及临床均无报道。
●尼泊尔酸模(彝族药名:帕契、帕切曲、阿渣帕契)
原植物:蓼科植物尼泊尔酸模 Rumex nepalensis Spreng.
彝医用药经验:
野兽抓伤:挖根,洗净晒干,舂细,过筛,将细粉敷于伤口上,可使伤口愈合加快。
腹泻:将晒干之根于火中焙烤,切成片状,舂细粉煨水吞服。
烤伤烫伤:根研末调清酒搽,或干粉敷于伤处。
牙痛:根粉少许,塞填于牙痛处。
生疮:取鲜根,加三棵针、木槿皮,舂烂外搽。
猪发烧:用根(鲜、干皆可)熬水喂猪,可退烧。
彝医使用此药甚为广泛、普遍,沿用历史亦为久远。是彝医最常用草药之一。
本品根含大黄根酸、大黄素等。此外还含一种降血糖成分(熔点103~104℃)。药理实验本品可抑制多种致病真菌,抑制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氢酶,可预防某些流感病毒的感染。临床用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有效。
●大黄(彝族药名:勒乌)
原植物:蓼科植物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
彝医用药经验:
胎盘不下: 先烧开水一碗,将晒干的勒乌根在水中稍浸片刻,服下。
打摆子:用根煎水内服。
消暑防病;在气候炎热的地方和季节,取少量勒乌泡水吃,可防止生病,并清凉解暑。
烧伤烫伤:研末调清油搽或撒粉于伤处。
冻伤:勒乌研末,洗净溃烂处,再以末撒之。
跌打伤:勒乌干粉敷,兑酒服。
止血:用勒乌干粉撒敷伤处、可止血。
滋补牲畜:用勒乌根饲喂牛、马、羊,可使肥壮,免生疾病。
腹泻:本品晒干切片、舂烂为细粉,入复方。复方:勒乌(大黄)、翻白叶、月土鸡、峨列施甫、石榴、白头翁、三棵针、过路黄,熬水吃,可止泻。
火重:泡开水饮。
本品主含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等蒽醌衍生物,为致泻成分。又含大黄鞣酸等具有止泻作用的成分。药理实验证明本品具有泻下、抗菌、抗肿瘤等作用。临床用治血小板减少症及止血、口腔炎、口唇溃疡、毛囊炎、烫伤、臁疮(下腿溃疡)、小儿虫性肠梗阻、肠胀气等有效。
●牛膝(彝族药名:勒补、阿列色色、叶莫古子)
原植物:苋科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俗称土牛膝、红牛膝。
彝医用药经验:
无头疮:本品根熬水吃,药渣外敷患处。
风湿:本品泡酒吃或熬水服。复方:本品加木瓜、续断,泡酒服或热水服。
外伤肿痛、劳伤腰痛:本品新鲜舂烂,兑甜酒捣绒,敷贴患处。或以本品熬水或泡酒服。
咽喉肿痛:本品根趁新鲜舂烂,捣汁,慢慢咽服。
胎儿不下、胎衣不下:本品加冬葵,熬水兑甜酒服。
疮肿:本品新鲜舂烂捣绒,敷贴患处。
月经不通:本品熬水服,或煎汁兑甜酒服。
竹木刺入肉:本品新鲜舂烂捣绒贴敷,可拔出肉中竹刺。
本品根含三萜皂苷,水解后生成齐墩果酸,并含多种钾盐,另含蜕皮甾酮等。药理实验对不同动物的子宫有收缩或松弛作用;对不同动物的肠管亦呈抑制或加强收缩作用;有短暂降压作用、止痛作用及轻度利尿作用。
●紫乌头(彝族药名:都拉)
原植物:毛莨科植物紫乌头Aconitum episcopale Levl.
彝医用药经验:
解乌头毒:将块根晒干研末,煎水服或兑水服;或在误服草乌中毒后鲜嚼本品。
解酒醉:过量饮酒而醉。用鲜品煎水服;或干品削粉兑水服。
解鸦片毒:吸食鸦片中毒,用干品刮末兑水服;或采鲜品熬水服。
外伤出血:本品研末撒于伤口上。
风湿、跌打骨痛:本品泡酒,少量内服,并外搽痛处。
从块根中提出的紫草乌碱有较好的局麻作用。但有关本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临床尚未见报道,有待研究。
●凉山乌头(彝族药名:哈都、都什、都节、都日、都格、麻哈都、哈都阿格)
原植物:毛莨科植物凉山乌头Aconitum liangshanicum W.T.Wang.
俗称草乌、落地金钱、三转半、雪上一枝蒿、乌、弩箭药。
彝医用药经验:
风湿痛:本品熬水,洗痛处或磨水搽痛处。
干疮、肿痛:本品为末,少许兑水敷痛处;或以干品磨水搽痛处。
牛、马、羊创口生蛆:熬水洗忠处,可杀死蛆虫。
“觉”:本品加水熬煮三天后,取少许内服,麻口即止。同时以熬煮水洗搽。
全身麻木:本品熬水洗。
骨头痛、关节肿胀如结节:本品加麻补(独脚莲),舂烂,捣绒,外敷患处。
手指骨折断:本品舂烂,捣绒,隔布敷伤处,并以夹板固定,可接愈。或干品为末,隔布包扎。
外伤、出血:先以酒洗伤口,再以本品干粉隔布敷之,三四天后即可结痂,且不化脓。
刀枪伤肿:本品配麻补、蒲公英,新鲜舂烂敷伤肿处,或干品打粉敷。可治严重伤肿。
脓疱疮:本品加遮(藜芦)、布直(大狼毒)、布里英(斑蝥),共泡酒,搽患处,不可内服。
瘾疮:本品磨酒搽患处,或泡酒搽。
骨折肿痛:本品泡酒搽痛处。
●打破碗花花(彝族药名:阿觉沙补)
原植物:毛莨科植物打破碗花花 Anemone hupchensis lemoine.野棉花 Anemone viilokieBuch. Ham.
彝医用药经验:
肠疮:本品加黑刺果根、黄刺果根,共煨吃。
打伤,腹有死血:本品茎上的瘤状结节,加王不留行根煨服。
“斯拉”:本品熬水,兑蜂糖吃。
干疮:本品新鲜舂烂、捣绒,外敷患处。
毒疮:本品舂烂外敷。
漆疮:本品根或叶趁鲜舂烂,捣取汁液敷患处。
冻疮:本品花絮,舂烂,外敷溃烂处。
长期腹泻、小儿腹泻:本品根加刺梨根、野地瓜根,熬水,兑入甜酒煮开,熬汤内服,每天吃五至六次,可止。
打胎:本品根加列里诗则(野海椒)、瓦马齐匹(茴芹)、铁打杵,共熬汤。再加少许三棵针粉末,兑酒冲服,可使胎儿坠下。
腹中虫作痛:本品根熬水服。
外伤流血:本品根或叶或嫩尖舂烂捣绒外敷。
食积不化:本品根加鸡屎藤熬水,兑蜂糖吃。
●毛发唐松草(附:多枝唐松草,高原唐松草;彝族药名:鲁补苏、木吾补苏、达古契斯惹)
原植物:毛莨科植物
毛发唐松草 Thalictrum trichopus Franch.俗称金狗尾巴、马尾连。
多枝唐松草 Thalictrum ramosum Boivin. 高原唐松草 Thalictrum cultratum wal.
彝医用药经验:
眼病:采鲜叶,舂烂,捣绒,以绸布包之,置人乳汁中浸,取汁点眼角。或先以净水漱洗口腔,再将叶或鲜根嚼烂,以洁净之布包好,置一净碗中,浸人乳,取汁点眼角。
腹泻:本品根煎服。
烧伤:本品根晒干为末,撒布伤处。
喉病:本品根晒干为末,吹喉内,或煎水服。
小儿发烧,头、腹痛:本品根煎服。
干疮:本品根与陈艾煎水洗浴或泡水洗。
(曹永莲 关祥祖 贺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