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07日

拉祜医药物疗法及常用成方、处方

(举例)

一、药物疗法(内服与外用)

1.提风法

适应证:小儿发热

方法:将一枚煮熟的鸡蛋蛋黄取出(保持鸡蛋完整,只在其腹部开一小孔), 镶入一大小合适的银盖;盖内放过路黄、天葵各适量(均捣烂)。另取一纸卷成简,灌进适量桐油,点燃纸筒,热油下滴,使之滴入蛋孔,医生用手指堵住蛋孔;待温度适宜时,将鸡蛋孔对准小儿肚脐紧贴30分钟后取出银盖,在银盖背面可见黑色斑点,拉祜医认为这是风气所致。

2.雄鸡疗法

适应证:心跳无力。

方法:取雄鸡一只刮去内脏,将事先准备好的药物雄黄、冰片、石膏、金银花、麝香共碾成末,撒于鸡肚内,趁热贴于患者胸部,半小时即可。

3.火功疗法

适应证:温气病(风湿)。

方法:将治疗药物浸泡于酒或酒精内,然后点燃,此时医生用手伸进燃烧的酒中,热后取出,搓揉患者病痛处,如此反复数十次。

4.佩戴疗法

将某种药物佩戴于胸前内衣口袋里治疗疾病的方法。如胸前佩戴过路黄治疗奶痛等。

5.熏洗疗法

熏洗是拉祜族人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民间医生用于治疗跌打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皮肤病等。利用煮药的蒸汽进行熏蒸,达到治疗目的。如坐骨神经痛,用辣蓼、香橼叶、香茅草煮开后放入口缸内,病人坐在缸口,利用热气熏止痛。用烟熏特定部位来治疗多种疾病,如烧柳条黑胯部治疗痔疮。化脓性皮肤病和感染性伤口,用苍耳、九里光、木黄连、桉树叶、苦楝叶、白花萆等适量煮水外洗。

跌打风湿关节痛、腰腿痛、陈旧性外伤,可用透骨草、海桐皮、香樟木、两面针、罗散宽筋藤等煮水外洗。

感冒发热的可用香茅100克煮水熏蒸或外洗,有解表发汗退热作用。其原理为熏洗利用湿热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疏通经络,消炎、消肿、止痛,其中配有中草药,而直接发生作用。

6.坐浴法

是一种用药水泡洗病部的方法。如用杉松树根皮、过江龙、八角枫等五味药煮水泡洗大腿、腰部,治疗蚂蚁不过节病(坐骨神经痛)。

7.封刀接骨

适应证:各种骨折、刀伤、关节脱臼等。

方法:基本手法是摸、捏、端、拍、拉、揉、挤、压、抵,关节脱臼者加用摇、拐等手法进整复后,然后外敷药物于四块杉松木板,固定局部。常用药物有接骨木、骨碎补、菊叶三七、九里香、鸡血藤、泽兰根、五加皮、野葡萄根、鱼子叶、商陆等。有续筋接骨、祛瘀、镇痛、消肿等作用。

二、常用成方、处方(举例)

拉祜族常用的成方、处方和口传方是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范围内和哀牢山一带,经过400余处方和口传方调查选择出现率较高的处方,有的已形成成方。其组成、用法等方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就出现率高口头广泛流传的成方、处方二三则分名称,组成,用法,作用,主治,方解六部分进行分析与述评。

1.蛇药酒

处方:称杆蛇一条,野三七、蜂、猴骨各适量。

将称杆蛇绝食数天,然后放入4~5升约50度食用酒内,任其慢慢死亡。再加入三七(切薄片),蜂猴骨(切碎)密封一个月以上。

用法:一日3次,一次30~50毫升。

作用:助阳祛风湿,解毒攻毒。

2.风湿汤

处方:乌梢蛇20克(或其他蛇骨),松树根20克,秦艽12克,海风藤10克,杜仲15克,独活10克,桑枝7克,桂枝12克,防风2克,五加皮10克,牛藤膝10克,威灵仙15克,当归12克,丝瓜络10克,川芎12克,豨莶草12克,金银花藤10克,石菖蒲10克,草乌8克,三七10克,甘草10克,海桐皮10克,活血藤10克,青皮12克,续断12克,苍术10克,木瓜12克,甲珠10克,骨碎补12克,白术12克,白鲜皮12克,地龙10克,丹皮10克,寄生10克,钩藤12克,山药15克,蜈蚣6条,鸡血藤12克,白糖适量,白酒适量。

以上味药共浸泡,密封一月。

用法:一日2次,一次20~30毫升。

作用:止痛祛瘀,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

3.双胆仙金散

处方:金线吊葫芦20克,地苦胆20克,雪胆30克,土党参50克,仙鹤草50克, 甘草10克。除甘草、土党参外,其余药均炒至微黄,再共为细末。

用法:疼痛剧者取半截烂3片(约0.5克)用饭团包裹内服。一日3次,每次5克,内服。

作用:清热散火,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急慢性痢疾,风火牙痛,扁桃体炎。

(张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