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07日
奇妙的胃痛方——师傅的“通胃汤”
我的师傅是一位来自有着百年传承的中医世家,他是民国时期伤寒名家包识生学术传承人,其包氏中医伤寒治疗法2023年入选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氏中医气血精痰饮五字辨治疗法治疗顽固性胃脘痛极具效果。去年夏天,我们接诊了一位刘姓患者,他患有顽固性胃痛,久治不愈,深受困扰。
刘先生是一位中年人,做生意的,经常需要应酬,饮食不规律,加之工作压力大,导致胃痛反复发作。他经常自服奥美拉唑、胃炎干糖浆,效果不佳,仍然反复。后听说我师父医术高明,便慕名而来。
那天天气较冷,上午门诊快结束的时候,刘先生踉踉跄跄右手轻轻捂着肚子走了进来,面色略显苍白。我们示意他赶紧坐下,便开始问诊,得知刘先生有反复胃痛史,伴有嗳气和恶心等症状。师傅又仔细观察了刘先生的舌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师傅分析了刘先生的症状,诊为胃痛脾胃虚寒型。主要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发胃痛。虚寒型的胃痛通常表现为胃隐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师傅给出了通胃汤合小建中加减方:“炒白芍12克,炙甘草9克,香附、高良姜、木香、桂枝各10克,元胡15克,黄芪30克,旋复花10克,代赭石30克”,并嘱咐刘先生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跟随师傅一起观察刘先生的病情变化,并参与了多次复诊,基本上也是以通胃汤加减,奇怪的是我发现师傅针对其他不同证型的胃痛使用的也是“通胃汤”加减,难道这是胃病的通用方?
后来师傅给我详细介绍了“通胃汤”奇妙之处。他指出胃痛基本病机为脾胃气机失常,气血不足而痛,为不荣而痛,气滞血瘀痰湿淤堵而痛,为不通则痛。辨证主抓“气血精痰饮”,分清“寒热虚实”。论治将白芍甘草汤、金铃子散(木香换川楝子[有小毒],木香配元胡能更加精准止胃痛)、良附丸合方,自拟为通胃汤(符合胃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理),作为胃痛治疗的基础方加减。一般虚寒合小建中汤(加黄芪桂枝);食积合保和丸(加陈皮茯苓炒莱菔子焦三仙);肝郁合柴胡疏肝散(加柴胡枳实香附木香);湿热合黄连温胆汤(加黄连陈皮茯苓枳实竹茹);阴虚合沙参麦门冬汤(加北沙参石斛麦门冬当归);血瘀合失效散(加五灵脂蒲黄)。
这让我想起师傅经常告诫我的“世上无神方,用对即神效”,中医之所以神奇,还是在于精准辨证啊!
(浙江省乐清市 黄央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