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17日

一个橘八味疗疾药

橘,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为药食两用之品。民间有“橘子黄、医者藏”“橘子上了市,药铺无生意”之说,一个橘八味药,说明橘子药用功效可见一斑。

1.橘实,为橘的成熟果实。其性味甘、酸、凉,归肺、胃经。有理气和中、生津止渴、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脾胃气滞,胸腹满闷,呕逆食少,口中干渴,或消渴及咳嗽痰多。《日华子本草》言其“止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饮膳正要》言其“止呕下气,利水道”。

2.橘皮,又名陈皮,为橘类成熟果实的果皮,以陈久者为佳。陈皮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温化痰之功。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以及温阻中焦所致的纳呆倦怠、大便溏薄,痰湿壅滞肺失宣降的咳嗽痰多等症。

3.青皮,为橘类的未成熟果实或青色果皮。其性味苦、辛、温。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适用于肝郁气结,饮食积滞,胃脘胀满,脘腹疼痛,胁肋疼痛,乳房肿痛,疝气疼痛。

4.橘核,为橘类的种子。其性味辛、苦、温,归肝、肾、膀胱经。有理气散结、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腰痛。

5.橘叶,为橘类的枝叶。性味辛、苦、温,归肝、肺经。有疏肝行气、化痰散结之功。适用于乳痈,乳房结块,胸胁胀痛,疝气。

6.橘饼,为橘类的成熟果实,用蜜糖渍制而成。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辛、温,归肺、脾、胃经。有宽中下气、消积化痰之功。适用于饮食积滞,泻痢,胸膈满闷,咳喘。

7.橘络,为橘瓤上的网状经络。性味辛、温。归肺、脾经。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适用于痰滞咳嗽,顽痰阴络,肢体疼痛。

8.橘花,为橘类的花卉。性味辛、温,归脾、肺经。有顺气宽膈、和胃去胀、止咳化痰之功。适用于脘腹胀满,纳差食少,咳嗽痰多,呃逆。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1.橘汁粥:鲜橘子2个,大米100克。将鲜橘子洗净榨汁;取大米淘净,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橘汁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理气和中,止咳化痰。适用于脾胃气滞,胸腹满闷,呕逆食少,咳嗽痰多及消渴症。

2.陈皮粥:陈皮1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将陈皮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可和胃理气,化痰止咳。适用于脾胃亏虚,脘腹胀满,肋胁疼痛,嗳气频作,食欲不振,纳差食少,恶心呕吐,咳嗽痰多,胸膈满闷。

3.青皮粥:青皮10克,大米50克。将青皮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剂。可疏肝健脾,行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结,饮食积滞,胃脘胀满,脘腹疼痛,肋胁疼痛,乳房肿痛,疝气疼痛。

4.橘汁萝卜饮:鲜橘2~3个,萝卜150克。鲜橘、萝卜洗净榨汁,调匀饮服,每日2~3次。可理气行滞。适用于脾胃气滞、纳食不香、脘腹胀满等。

(胡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