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17日

前列腺疾病治验举隅

1.前列腺炎:前列腺为生殖系器官,与中医“肾”有密切关系,前列腺发炎,分泌脓性黏液,影响小便通畅。中医认为,本证属于“青淋”“百浊”范畴。为肾阴不足,气化失职,湿热下注,蓄于膀胱所致,故治疗应滋肾利尿,清热化湿。

张某,男,38岁。因平日劳累过度,突发腰痛,少腹下坠,继而小便浑浊,尿急尿痛,尿后流出白色黏液,经医院泌尿科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列腺炎,予抗生素消炎药,疗效不彰,乃转求中医治疗。诊见除上症外,脉沉细而数,舌红苔薄黄。辨证为肾阴受损,湿热下迫。治宜滋肾育阴,清热化湿。方用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化裁: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车前子10克,萹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30克,山栀10克,生甘草10克,通草10克,牛膝10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尿急尿痛减轻、小便转清、白浊消失,原方加茅根30克,续服5剂。

三诊:药毕,尿急尿痛消失,小便检查无异常,但有腰痛,脉沉细,舌红。予以滋肾为主治疗。方用:知母10克,黄柏10克,杜仲10克,续断10克,怀牛膝10克,茅根30克。连服5剂后,腰痛消失、小便正常,病乃告愈。

按:本案以肾阴虚,湿热下泛,故治疗先除湿热,邪去再扶其正,病乃告愈。

2.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大是老年人生理改变,它的增殖过大就会影响小便通畅,甚者排尿困难。属中医“癃闭”范畴,乃三焦气化不及州都,则水道不得通利,关键是肾与膀胱,治以补肾益气为主。

李某,男,69岁。患者近年来发觉小便不畅,尿线变细,有时突然解不出来。近期症状越来越严重,有时完全解不出来,小腹憋胀且痛,非常痛苦。“B超”结果提示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予乙烯雌酚等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有时只好插管导尿,外科准备手术摘除,因患者害怕而拒绝手术,转诊中医治疗。诊其脉沉细弦,舌暗淡,苦薄腻。辨证为癃闭。乃年老肾气衰弱,肺脾亦虚,三焦气化失司,膀胱不利,小便闭塞不通。治宜补肾益气,通利小便。方用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化裁: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党参10克,升麻8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7剂,症状缓解。续服14剂后基本能解小便。

按:肾气虚弱,肺脾俱虚,三焦气化失职,州都不利,故小便不通。治拟补肾气、益脾肺,提壶揭盖,小便自出矣。

3.老年人不明原因浮肿:老年人不明原因浮肿,临床多见,小便检查,无异常发现,与心肺肾无关,但与前列腺有联系,即与中医肺脾肾关系密切,调整三焦气化,小便通畅,浮肿自消。

徐某,男,67岁。患者经常出现脚肿,有时眼睑亦肿,往往不治自消,但反复发生,去医院检查,小便无异常发现,心肝亦未出现异常,诊断为不明原因浮肿,未予治疗而转中医调理。诊其脉沉细,舌淡,苔薄白。本病仍责之于肺脾肾,三焦气化失司,气水不循常道,泛而为肿。治宜补肾益气。方用六味地黄汤合补中益气汤化裁: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炙甘草8克,陈皮10克,升麻8克,柴胡8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浮肿全消,嘱续服5剂以资巩固。

按:本病中医亦称“气肿”,以肺脾两肾俱虚,三焦气化失职,气水滞行,蓄而为肿,故用补肾益气药,气行水亦行,其效如桴鼓焉。

(张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