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17日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

在探险家的日记里,或许藏着与野兽搏斗的惊险;在运动员的奖牌背后,或许浸透着汗水与坚持。但这些勇敢的人们,除了面对自然的挑战,还可能遭遇一个不为人知的健康威胁——非新生儿破伤风。

破伤风的“真面目”

非新生儿破伤风其实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喜欢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破口悄悄溜进年龄超过28天的人体,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释放外毒素。一旦它们得逞,你的全身骨骼肌就会开始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严重时甚至出现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

破伤风的“潜伏术”

这位“隐形刺客”非常狡猾,它的潜伏期多数为3至21天,可短至1天内,也可在半年以上。而且,它还会根据感染部位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来调整自己的“潜伏计划”。离中枢神经系统越近,就越容易发病;越远,潜伏期越长。

破伤风的“真面目”分类

非新生儿破伤风可不是只有一种面孔,它有三种类型:全身型、局部型和头部型。全身型破伤风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疼痛性痉挛,逐渐发展可出现张口困难、苦笑面容,以致牙关紧闭,进一步加重可表现为颈僵硬、角弓反张、板状腹、发热等;局部型则表现为伤口附近区域的单个肢体或身体某一部位发生强直性和痉挛性肌肉收缩;头部型可出现吞咽困难和颅神经麻痹,常伴有牙关紧闭,头部和颈部僵硬无比。

预防破伤风的“秘籍”

面对这位“隐形刺客”,国家卫健委在2024年发布了《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为我们提供了预防破伤风的“秘籍”。

1.清洁伤口:这是预防破伤风的第一步。一旦发生外伤,要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充分地冲洗伤口;如条件允许,应使用一定压力的水流冲洗,并在水流冲洗的同时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球擦拭创面,以便去除污物和细菌。记住,清洁是预防的基石。

2.规范清创:伤口中如果存留异物、坏死组织等,更易形成适宜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生长的厌氧环境,因此在条件允许下应尽可能去除伤口内异物及坏死组织。

3.接种疫苗和被动免疫:第一种情况,已完成全程免疫且最后一次注射后的5年内,我们体内还有足够的破伤风抗体,所有外伤后,均不需要使用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第二种情况,全程免疫且最后一次注射后≥5年,但<10年,低风险者不需使用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但高风险者应加强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不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第三种情况:全程免疫且最后一次注射已≥10年,部分人体内抗体水平降至保护水平以下,所有外伤均应加强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以快速提高体内抗体水平,不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第四种情况:破伤风疫苗接种<3剂或免疫接种史不详,低风险者应完成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不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高风险者在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的同时需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如果你经常从事户外活动或接触潜在污染源,那么提前接种疫苗就尤为重要了。

4.高风险人群提前免疫:对于军人、警察、消防员、野外工程工作人员、运动员、野外运动爱好者、旅行者及厨师等高风险人群,更要尽早接种破伤风疫苗,并每隔10年进行一次加强接种。

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在户外活动时穿着合适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使用工具时要小心谨慎,尽量避免受伤。一旦受伤,要及时清洗伤口,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接种破伤风疫苗。

趣味预防小贴士

1.“洗手歌”:每次户外活动后,记得唱一遍“洗手歌”,边唱边洗手,让清洁成为习惯。

2.“疫苗小超人”:想象自己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疫苗小超人”,每次接种疫苗都是在增强自己的超能力。

3.“伤口侦探”:每次受伤后,都要扮演一名“伤口侦探”,仔细检查伤口并妥善处理,不让“隐形刺客”有机可乘。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陈昶蓉 唐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