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22日

胃癌的中医诊疗:传统智慧与现代方药的交融

胃癌,作为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尤其在我国更是居于各类恶性肿瘤之首。面对这一严峻的健康挑战,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胃癌的诊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胃癌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对胃癌的认识,虽无直接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积聚”“噎膈”等范畴。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

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辛辣、油腻、腌制、烧烤等刺激性食物,损伤脾胃,导致湿热内蕴,痰瘀互结,久而形成肿瘤。

情志失调:长期情志不畅,如忧郁、愤怒、焦虑等,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失和,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形成癌肿。

正气虚弱: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耗伤正气,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外邪乘虚而入,客于胃脘,形成肿瘤。

外邪侵袭:寒邪、湿邪等外邪侵袭胃脘,导致胃阳被遏,胃气失和,气血瘀滞,最终形成癌肿。

二、胃癌的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对胃癌的治疗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及病因病机进行分型论治。常见的胃癌辨证分型包括:

肝胃不和型:表现为胃脘痞闷或胀满,脘痛连及两胁,嗳气频繁,食后饱胀甚或呕吐,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疗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为主,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胃热伤阴型: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易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以清热养阴、和胃止痛为主,可选用玉女煎加减。

痰湿凝结型:表现为胃脘痞满胀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身重倦怠,苔白腻,脉滑。治疗以燥湿化痰、理气散结为主,可选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瘀毒内阻型:表现为胃脘刺痛或刀割样疼痛,痛有定处,拒按,或见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疗以活血化瘀、解毒散结为主,可选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脾胃虚寒型: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痛甚,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主,可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三、胃癌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对胃癌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口服汤药、针灸推拿、食疗及外治法等。

口服汤药: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中药治疗强调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旨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抑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针灸推拿:针灸推拿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胃癌的目的。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中脘等,推拿则可采用腹部按摩等方法,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食疗:食疗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及腌制烧烤等食物。同时,可根据辨证分型选用具有养胃健脾、清热解毒等功效的食材进行食疗。

外治法:外治法包括中药外敷、灌肠疗法等。中药外敷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消肿散结、缓解疼痛的目的;灌肠疗法则适用于胃癌并发肠转移或伴有肠梗阻的患者,通过灌肠给药,通腑泻热、解毒祛瘀。

四、胃癌的中医预防策略

中医在胃癌的预防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情志舒畅、适度运动及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食辛辣、油腻、腌制、烧烤等刺激性食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减少胃癌的发生。

保持情志舒畅:中医认为情志不畅是胃癌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忧郁、愤怒、焦虑等情绪,对预防胃癌至关重要。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胃癌。中医推荐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等,这些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对有胃癌家族史或胃部不适的人群更为重要。早期发现和治疗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黄祖美)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学学科项目(GZXK-Z-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