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22日

针灸治疗痛症的作用和循经取穴法

我国运用针灸治疗痛症历史悠久,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针灸治病的作用,在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而针刺镇痛的主要特点,则在于“调气”“治神”。

1.调气 古籍《灵枢·刺节真邪》篇指出:“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篇也说:“凡刺之道,气调而止。”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还强调指出,针刺的作用在于“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这都说明了针刺能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

2.治神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因为“脉舍神”,经穴又为“神气所游行出入”之处,这说明经络的功能与神气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正如《素问·针解篇》所说:“刺其神,令气易行。”使“神动”“气行”,以激发调气功效,加强经络中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失调之目的。

根据临床实践,针灸治疗诸痛症可采用“循经取穴法”,其处方取穴不外于患部(局部)、患野(邻近)、循经(远道)取穴三种,其中对“循经”取穴尤为重视。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这就说明四肢腕、踝以下的俞穴对内脏疾患有相当的疗效。下面笔者介绍治疗诸痛症的配穴方法如下:

1.头(面)痛: 合谷配曲池,可治头面诸疾 ;太渊配列缺,可治偏头痛、咳嗽气喘;申脉配金门,可治头风头痛、项强、耳聋。又如一般头痛可取后溪与列缺;偏头痛可配侠溪;巅顶痛可配涌泉;牙痛可配太溪、内庭;口角歪斜可配太冲、行间;耳聋可配中渚、外关等。

2.胸痛: 太渊配尺泽,主治咳嗽、胸痛、唾血;大陵配曲泽,主治痰壅、胸痛。还有内关配公孙,可治心、胸、胃痛;内关配照海,可治喉、胸、胃痛;郄门配孔最,可治心痛胸闷。

3.胃痛: 内关配曲泽,主治胸腹胀痛、身热吐血;劳宫配大陵,主治心胸暴痛、反胃吐食;足三里配冲阳,主治胃痛呕吐、腹痛泄泻;公孙配太白,主治脘腹胀痛、食滞不化;余如内关配公孙,主治心胸疼痛、胃痛呕吐;内关配丰隆,主治胸痛气逆、脘腹胀痛。

4.腹痛:足三里配内庭,主治肚腹疼痛、胀满、泄漏诸疾;温溜配上廉,主治肠鸣气滞、小便不利(配用阴陵泉甚妙);如严重腹泻者,可配委中(刺血);痛经可取三阴交配气海;尿闭可取中极配三阴交。

5.腰背痛:古籍《灵枢·终始》篇云:“病在腰者取之腘(委中)。” 《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如腰痛则配环跳;若腰、背俱痛者则强泻人中、长强二穴,取其“首尾相应,每多应手而愈。

6.胁痛: 阳陵泉配丘墟,主治胁痛、胆病;支沟配阳陵泉,主治胁痛、便秘;倘胁痛连胸者,可配行间。

采用“循经取穴”进行针刺治疗痛症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应予重视。“循经取穴”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优点,并能准确而快速解除病痛。

(李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