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0月25日
各个年龄段如何护牙齿?
牙齿是咀嚼器官,其好坏不仅影响口腔健康,也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每个人都应关注口腔健康。各个年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口腔问题,因此,对症下药更有利于维护口腔健康。
今天,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口腔科医生跟大家分享各生命周期的口腔知识,掌握正确的爱牙方式与方法。
婴幼儿口腔健康
婴幼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左右会萌出第一颗乳牙,直到二十个月左右,完成二十颗乳牙的生长。乳牙对婴幼儿的颌面部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咀嚼运动刺激颌面部骨质生长,健康的乳牙有利于孩子面部发育对称及美观,让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更加自信从容。因此,婴儿从“落地”开始,家长就应注意其口腔健康。
在此,我们给出几点日常生活的建议。
1.孩子开始进食后,家长就应帮助他清洁口腔黏膜及已萌出的乳牙。
2.婴幼儿应该在第一颗牙萌出后六个月内,到医院检查口腔及黏膜,判断牙齿及黏膜生长发育情况,评估患龋病的风险,接受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指导。
3.日常生活要注意喂养器具的消毒,特别是消毒后二十四小时内没有使用的奶瓶,仍需要重新消毒,以免滋生细菌。
4.唾液是传播细菌的载体,很多家长及家中老人喜欢把食物嚼碎后再喂食孩子,或者用自己使用的餐具喂食,若喂养人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容易将大量细菌传播给婴幼儿,使其患龋病。
儿童口腔健康
处于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孩子,会逐渐进入换牙及长新牙的时期,在六岁左右开始掉第一颗乳牙以及长第一颗大牙,直到十二岁左右长完所有大牙并换完所有乳牙。儿童阶段是蛀牙的高峰期,因此必须建立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需要家长的管束与关注,切不可只顾“吃得好”,而忽视“刷得好”。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刷牙后不再进食。
2.养成一天刷牙两次的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适合儿童的牙刷及牙膏。
3.鼓励儿童多吃水果蔬菜类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并养成少吃零食,平衡膳食,多种营养摄入的饮食习惯。
4.帮助儿童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包括吮指、咬下唇、吐舌等,以免引起畸形发育等问题。
中青年口腔健康
中青年人群要学会“运营”自己的口腔,即使用Bass刷牙法、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等,并定期到医院检查口腔健康情况,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磷、钙、维生素类的食物,少吃黏性甜食。
此外,中青年人群应定期洁牙,其目的是清除牙结石、软垢、色素,控制菌斑形成,防止龋齿,建议一年一次。通过洁牙,医生还能及时发现口腔问题,例如龋齿、阻生智齿等疾病,因此定期洁牙是预防牙周病的最佳手段。
老年人口腔健康
进入老年后,一些生理性的变化随之而来,如牙齿经过长久的磨损,会失去光泽,形态改变,牙釉质变薄,导致对冷热酸甜的刺激过敏,牙齿的强度下降,容易产生细小裂纹,甚至折裂。牙周组织变化,包括牙龈萎缩变薄;牙槽骨生理性吸收,骨质疏松;唾液分泌变少等。因此,老年人更加容易出现牙周组织疾病和龋齿,这些疾病不但影响口腔,甚至可能影响全身健康,这表明老人对口腔卫生的要求应进一步提高。
健康建议
1.更细致地刷牙,每个牙面面面俱到。
2.按照半年一次的频率,前往医院接受洁牙及口腔检查,这样可以在控制口腔卫生的同时,对口腔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3.学会使用牙间隙刷与按摩牙龈。
4.每个老年人应保持至少二十颗健康牙齿,其中至少12颗为自然牙,能咀嚼食物。
(陈晋韬 韦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