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0月18日

颈部病灶图

颈前区病灶穴位:颈前区域,由于结构面积比较狭窄,因此,小小的舌骨,便具有来自上侧、两侧、下侧乃至来自肩胛骨的肌肉的联结。当这部分肌肉、筋膜等组织发生“筋结”病变时,舌骨活动受到限制,导致下颌骨向上靠拢障碍,出现语言欠清、吞咽困难、咽喉异物感等症状。如若医者只从神经方面看问题,即使是神经功能获得了完全康复,但完善的神经功能也不能将已经损伤的肌筋功能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将神经与肌筋的两者损伤一起考究咽部的病症,已经成为经筋医学解决咽喉疑难病症的一个常用医疗手段。

颈后区肌筋,系指头颅枕筋区及颈后区的肌筋而言。颈后区的枕上缘,是枕外粗隆及项结节,其两侧向外伸展形成人字样的分布。项上结节及项上线,主要是斜方肌的起点。颈后深筋,主要由头半棘肌、头夹肌、颈最长肌及项韧带等综合构成。颈后深肌发生病变时,后颈的临床症状,甚为突出,其与颈部骨性病变,容易混淆,值得临床加以区别。

颈侧区病灶穴位分布图注:颈侧区,系指颈部的外上侧区肌筋劳伤的诊治区域而言。本区域穴位,从后向前,分为颈侧一线、二线及三线。另有两条特殊筋线,是颈椎突线与胸锁乳突肌病灶穴位线。颈侧区穴位,分为浅层及深层两个层面的病灶穴位,一般病症,取浅层病灶穴位:较重及重症病例,取浅深两层穴位配合运用,视其与头部、肩臂、胸膈或腹部的神经与颈的联系,将颈部肌筋的“筋结”穴位,作为根治的穴位取穴,尔后将根治性穴位与相关区域穴位搭配,形成“治标与治本”经筋辨证取穴法,付诸临床使用。

(黄誉丹 农日秀)

颈前区病灶图

颈后区病灶图

颈侧区病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