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27日
妊娠期妇女服用中药须知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养生康复与保健的主要工具。它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一般认为中药是比较安全的,副作用少,但是,中药在临床应用中也是讲究用药禁忌的,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其中妊娠用药禁忌是针对孕妇这一特殊人群制定的。
在传统的妊娠用药禁忌理由中,能损害胎元、引起堕胎是早期妊娠禁忌的主要理由。随着对妊娠禁忌用药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妊娠用药禁忌理由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对母体不利、对胎儿不利、对产程不利、对小儿不利。凡是对妊娠期的孕妇和胎儿不安全及不利于优生优育的药物都属于妊娠禁忌药。
根据2020版《中国药典》,将妊娠用药禁忌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
不宜用的药物
1.妊娠禁用药
妊娠禁用药是指毒性强的药、作用峻猛的药以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如:巴豆、甘遂、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马钱子、川乌、草乌、雄黄、砒石、水银、轻粉、虻虫、蟾酥、藜芦等。
2.妊娠慎用药
妊娠慎用药主要包括活血化瘀药、行气药、攻下导滞药、药性辛热的温理药以及性质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枳实、枳壳、大黄、附子、肉桂、干姜、冬葵子、瞿麦、番泻叶、芒硝、牡丹皮、姜黄等。
3.不宜用的中成药
含孕妇禁用或者慎用成分的中成药,孕妇禁用或慎用。在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切忌药不对证。
(1)清热类:如龙胆泻肝丸、四妙丸、牛黄解毒丸、三黄片等,孕妇慎用;六神丸,含雄黄、蟾酥,在孕早期服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2)理气类:如气滞胃痛颗粒、附子理中丸、木香顺气丸等,行气解郁力较强,孕妇慎用。
(3)活血类:复方丹参片、三七伤药片、小活络丸、舒胸胶囊等,祛瘀活血之力较强,孕妇禁用。
(4)开窍类:具有开窍醒脑功效的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冠心苏合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天王补心丹等,因含有轻粉、朱砂、雄黄,孕妇用之易致堕胎。
(5)驱虫类:具有驱虫、消积、止痛功能,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中成药,如囊虫丸、驱虫片、化虫丸等,孕妇也不宜服用。
可以用的药物
1.中药饮片类
具有安胎功效的中药饮片有:紫苏,包括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紫苏叶可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妊娠呕吐;紫苏梗可用于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紫苏子可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常与陈皮、砂仁等配伍。黄芩,用于暑湿、胸闷呕吐、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胎动不安等;常与白术、当归配伍。桑寄生,用于补肝肾、强筋骨、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等;常与阿胶、菟丝子、续断等配伍。艾叶,用于宫冷不孕、经寒不调、少腹冷痛、胎漏下血等;常与香附、当归配伍。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等。白术,能够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安胎、止汗,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胎动不安等。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可用于胎动不安、呕吐泄泻、脾胃虚寒、妊娠恶阻等。阿胶,能够滋阴补血、润燥、止血安胎。菟丝子,能补益肝肾、安胎、明目,用于胎动不安、脾肾虚泻等。这些药都有一定的安胎作用,但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辨证用药。
2.中成药类
一般选用OTC类药物,根据药品说明书,分析药品成分,选择没有孕妇禁用或者慎用成分的成药。中成药的选择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
在临床上对于妊娠禁忌药,尤其是禁用药,如无特殊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医疗事故发生。就是慎用类的药,孕妇患病非用不可,也应注意辨证准确,掌握好剂量和疗程,并通过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尽量减轻药物对妊娠的危害,做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总之,孕妇使用中药必须考虑到中药对孕妇本人以及胎儿的影响,在保证孕妇安全的情况下,还应重视用药,以免造成胎儿畸形的副作用。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吴余燕 魏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