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27日
常见的“伤肾”药物
在我们常用的药物中,有几类药物容易“伤肾”,需要提高警惕。
1.部分中药:滥用中药是导致肾损伤的一个直接原因。尤其是很多人把中药当成“宝”来使,用来泡茶,用来煲汤以及其他药膳,这听起来似乎很不错,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常常是好心办坏事。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用药得“辨证论治”,即讲究用药时“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用药也有所不同。因此,全家人喝同样的中药汤,显然是不够明智的选择。中药虽好,但若是用法不对,反而因利生弊。
2.止痛药:包括非那西丁、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舒林酸等镇痛药。若用药不当常出现消化性溃疡、胃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长期滥用镇痛药还可引起急性肾炎或肾小球坏死等肾脏疾病,严重时可致肾衰竭而死亡。
3.抗生素:(1)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这类药物使用超过10天后,肾损害的发生率会明显上升。(2)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一旦这类药物剂量过大,便会引起血尿、间质性肾炎,严重者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目前规定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这类药。(3)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等。服药后易产生结晶而引起梗阻性肾病,出现血尿、肾绞痛,甚至急性肾衰,特别是长期脱水及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应多饮水,并服用碳酸氢钠(小苏打)片碱化尿液,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4.造影剂:常应用于一些医疗检查或治疗,由它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也越发常见。造影剂的高渗性可加重肾缺血,也可直接对肾脏产生毒性。此外,造影剂还是常见的过敏原,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累及肾脏。
因此,在进行造影剂相关检查及治疗前,医生常常会评估患者肾功能是否耐受,若利大于弊,才能进行此项操作。
(梁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