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20日
清热解毒话大黄
清代诗人袁枚(1716—1798年)曾患痢疾,某医认为是虚证,用参芪类补药治之,结果导致病情加剧。其老友张止厚闻之,赠以“制大黄”,让其服用。他医惊慌,认为不可服矣。袁枚毅然服之,3剂病情告愈。于是袁枚赋诗致谢,诗云:“药可通神信不诬,将军竟救白云夫。医无成见心才活,病到垂危胆亦粗……”诗中所说的“将军”就是大黄的别名。
大黄味苦性寒。凡性属阳热的病证都可以考虑用大黄来治疗。大黄可以把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使体内的正气恢复过来,这也可以说是“补法”。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三友实业社”的老板,生产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补药,名为“三友补丸”,实际就是一味药,即大黄,投入市场后十分畅销。无独有偶,江西有一位名中医,以出售单味大黄制品“通补丸”而获利。试想,对于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的人,用大黄缓缓泻下,使其过多的脂质减少,体重减轻,血脂改善,身心感到轻松,难道不是起到了补药的功效吗!
据史书记载,元朝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带走一些中国的传统保健食品,其中就有至今风行欧美的大黄酒。在瑞典,人们还把大黄制成具有帮助消化、解除疲劳、预防脂肪肝的高级饮料、糖果、点心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药理研究表明,大黄有较强的抗菌、提高免疫力、抗衰老、降低血压及血清胆固醇、减肥和抑制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大黄还能刺激大肠,增加肠蠕动,促使排便。但久煎后具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多被破坏,使泻下能力大为减弱。所以大黄宜后下煎服,或沸水浸泡饮用。现介绍几款大黄简易方,供读者参考。
1.大黄茶 生大黄10克,用沸水浸泡约20分钟后即可饮用。每日1剂,可以冲泡3次,一般2~3天即可见效。功能泻火通便。用于大便秘结者。
2.硝黄酒 大黄30克,芒硝10克,白酒100毫升。将药捣碎,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煮至50毫升,去渣,即可饮用。功能消食,通便,开结。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
3.大黄甘草汤 生大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或用沸水冲泡,当茶饮。功能泻火通便、止呕。主治习惯性便秘、胃炎、小儿癫痫等。
4.大黄三七粉 大黄0.3克,三七1.0克。研末吞服,每日1~3次。有降脂减肥、强身健体之效。用于阳性体质,也可作抗衰老之用。
5.大黄外用方 大黄适量研粉。麻油调敷,用于烫火伤;用醋调和,外敷局部,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外敷足心,用于口腔溃疡、鼻出血、小儿夜啼、肺热咳嗽等。
(李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