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20日
股骨颈骨折康复要分阶段
股骨颈骨折是髋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由于股骨颈骨折会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由于骨折后血液供应差,骨折处愈合缓慢,有的甚至会出现骨不连。二是骨折虽然愈合了,但骨折后股骨头血供变差,如果不做保护,随意活动,康复不当,就将引起股骨头坏死,后患无穷。为了避免出现上述两大问题,应注意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
第一阶段:制动期
内固定术后在患侧的髋部还需给予石膏或支具的固定,并且在制动期不能翻身,只能保持平卧位。在这一时期,由于制动的关系,会出现诸如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的问题。我们在早期就应做好并发症的预防,避免其发生。
首先,要做好良肢位的摆放,应将患肢摆放于外展微屈髋位,并用枕头垫于大腿下,以抬高患肢,促进患肢消肿。其次,在制动期,“制动”是针对骨折处的关节而言,并非全身都需要制动。所以,还是需要做一些不违背制动原则的主动运动。训练动作包括:患肢远端的“踝泵”练习,患腿肌肉的等长收缩,健腿和双上肢的练习等。此外,可以通过物理措施来消炎,消肿,促进骨折和创口愈合。
第二阶段:床上活动期
拆除石膏或去除支具后,提倡“早活动”的原则。“早活动”指的是在床上尽早地进行自主的肢体活动。训练动作包括:健侧翻身,仰卧直腿抬高,俯卧勾腿,床旁伸膝,主动屈髋屈膝等。
第三阶段:负重期
为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几率,通常采取患肢“晚负重”的原则。经过X线检查,在骨折愈合的前提下。患肢负重按照1/4体重、1/3体重、1/2体重、2/3体重、4/5体重、全部体重递进。训练动作包括:站立位体重的左右转移和功率自行车等。在具备力量的前提下,还需要进行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功能恢复期
此期骨折都已愈合,目的在于强化肌肉和关节稳定性,全面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动作包括:靠墙静蹲和跨步练习等。围绕着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四阶段的康复,还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均衡营养,补充蛋白质和钙质,避免体重增加。同时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情。
(菲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