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06日
澡豆:古人洗涤和美容之佳品
澡豆是中国古代民间使用的一种洗涤用品,主要由豆粉添加药品制成,呈药制品的粉状或细丸状,用于洗手、洗面,能使皮肤滑润光泽。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使用的是一种用草木灰在水里炮制而成的清洁剂“灰水”。魏晋以后,人们又偶然之间发现了皂角的去污能力特别强,是当时去污、去油渍最好的洗涤剂。而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则记载了另一个洗涤常用的佳品澡豆:“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其意是,下至贩夫走卒,上至皇亲国戚,澡豆且是居家必备之品。可以说,在古代澡豆是全能洗涤化妆用品,即可洗手、洗脸、洗头、洗衣物,又可沐浴、美容等,总之,一切污渍、油脂,澡豆全能搞定。
澡豆,又称豆屑,《千金要方》中详细记载了澡豆的制作方法:先将猪胰脏的血污清洗干净,再将上面的脂肪和经络全部去除掉,并将其研磨成糊状,研磨过程中磨得越细成品就越好用,然后加入由大豆、小豆、豌豆等磨成的豆粉、香料等,进行均匀的混合,用手捏成一定的形状,经过自然晾晒使其干燥,便做成了澡豆。澡豆的成分多样,包含了白芷、川芎、玉竹、白术等多种药材,有爽洁润肤、祛斑除皱的功效。这些配方不仅考虑到了清洁效果,还兼顾了美容功效,使得使用后的皮肤光润如玉,并可除皱,增加皮肤弹性。
澡豆最早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的,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香料大发现”时代,来自西方、岭南等南方的各种香料到达中原后,让贵族生活面貌一新。澡豆的最大特点就是豆面等天然去污原料和猪胰脏及珍贵的各种香料混合到一起,散发出优雅的香气。在唐代以前,澡豆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到了唐代后进入了鼎盛阶段。从魏晋到唐代,澡豆像擦脸油、护手膏、熏衣香等美容品一样,是贵族士大夫阶层的男男女女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由于猪胰腺这一原料不能大量提取,所以澡豆没有在社会上广泛普及,只是在少数贵族阶层中流行。澡豆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当人在热水中泡浴之后,身体略微出汗以后,即把澡豆粉涂抹在身上,然后轻轻揉搓皮肤上的豆粉,以除去身上的污垢。唐代《千金翼方》描其功效:“十日内面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说明澡豆不仅可以去除污垢,还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宋代《太平圣惠方》里记录了这样一则关于澡豆的功效。唐德宗李适的女儿永和公主,虽然她出身皇家,生活条件优裕,但从小就面色蜡黄,且身上还患有皮肤病。为此,公主曾用尽宫中太医所配的美容药方,但却一直没有效果。后来有人向公主献上一个澡豆秘方,将鸡骨香、白芷、川芎、瓜蒌仁、皂荚研磨成粉,然后和大豆粉、赤小豆粉混合制成澡豆,公主每天使用这种澡豆洗漱、沐浴,没过多久,其面色得以改善,白净红润,皮肤病也痊愈了。由此可见,当时澡豆之功效已经不单单是清洁去垢了,还可以祛病美容了。
一直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又不断改进澡豆的制作工艺,在猪胰腺研磨过程中加入砂糖,以天然纯碱取代豆粉,并加入动物脂肪,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百姓多用它洗涤去污,并称作“胰子”。这种胰子在化学成分上与今日的肥皂十分相似,《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大观园中螃蟹宴时,众人用手剥蟹肉,凤姐命丫头们取来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预备洗手。这绿豆面子,实际上就是一种改进的澡豆。
(汪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