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16日
“饿过劲”再就餐易伤身体
生活中,相信有很多人经历过这种情况:饿的时候恨不得白馒头都要拿过来啃几个,脑海中把美食全部幻想一遍,想着一会儿要吃这个、要吃那个,可是饿着饿着就不饿了,我们俗称“饿过劲”了。
其实,很多人会觉得胃里没有食物的时候就会感到饥饿,这只是小部分的原因,胃肠道的填充对于消灭饥饿感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而人体感到饥饿的主要原因来源于血糖,血糖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会传递饥饿的信号,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出抗议——“我饿了”。
如果没有及时进食,身体就会自我调节,分解肝糖原,血糖的浓度又会恢复正常,这时我们就会感觉不饿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饿过劲”了。“饿过劲”时看到我们平常不喜欢的食物也会觉得很想吃,这是因为“饥饿感”的神经传导优势一般是大于味觉的。
但“饿过劲”,不饿了可不意味着不用吃饭了,饥饿时身体分解肝糖原使血糖浓度正常,不再感到饥饿,肝糖原分解完,就会分解脂肪。如果这时不吃东西,我们身体中的蛋白质也会被分解。
一些人不把“饿过劲”当回事,甚至觉得顺便减肥挺好的;还有的人认为“饿过劲”只对胃有些影响。事实上,经常“饿过劲”会影响人体多个部位。
肌肉流失 “饿过劲”需要消耗身体的肌糖原和肌肉组织,长此以往会造成肌肉组织流失,进而引起基础代谢和人体免疫力下降。
血糖波动大 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饿过劲”,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幅度过大。出现明显的饥饿感却不进食,还可能导致低血糖。特别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的人而言,这种低血糖还可能是无症状的,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伤害肝脏 吃太饱伤害胃,饿太久伤害肝,两者加起来就是不规律的饮食,肚子饿不及时吃东西,或者为了减肥而饿肚子,这种行为对肝脏的伤害不亚于熬夜。
体重快速反弹 “饿过劲”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节食减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重,但随后却容易导致暴饮暴食和体重的迅猛反弹。由于节食会造成肌肉组织损失,使得减肥后基础代谢率降低,新陈代谢减慢,更容易造成脂肪堆积。
有时候早上错过饭点,中午非但没觉得饿,甚至还会觉得恶心,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
胃酸囤积 消化食物的过程中,胃会分泌胃酸分解食物。如果到饭点却没吃饭,持续分泌的胃酸会在胃中囤积,积累过多会上行至食道,从而引起胃酸反流、胃灼热和恶心。
激素影响 人在饥饿时,身体中包括脑垂体、甲状腺和胰腺在内的内分泌系统会发出信号,提示身体该进食了。
其中,饥饿激素具有让人产生饥饿感、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胃酸等作用,而瘦蛋白的作用正好相反。会抑制人的饥饿激素和食欲。如果没有按时吃饭,身体就会分泌更多饥饿激素。有些人对激素更敏感,过度饥饿时就会有轻微恶心感。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饥饿时感到明显的恶心或胃痛,最好去检查一下是否有代谢综合征,症状主要包括高血糖、高血脂或血压增高,这些也是心脏病的诱因。
偶尔“饿过劲”对身体影响不大,但还是提倡大家按时吃饭。预防“饿过劲”,建议学几个饱腹技巧:
吃饭时间点固定。一日三餐的规律饮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也可避免长时间不进餐造成血糖得不到及时纠正。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比如粗粮、果蔬等,它们的消化吸收速度慢,其中的糖分能缓慢而持久地进入血液,从而有助于延长饱腹感。
随身携带健康小零食。比如水果、牛奶、坚果、无糖小面包等,当出现饥饿感而无法及时用餐时,可以适当吃一点零食补充能量。
(夏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