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16日
白扁豆
白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别名南扁豆、峨眉豆、茶豆、藤豆、树豆等。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生津止渴,解毒,消积化症等。主治脾虚生湿,食少便溏,暑湿吐泻,白带过多,烦渴胸闷。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本品甘温而气香,归脾、胃经,甘温补脾而不滋腻,芳香化湿而不燥烈,有健脾养胃,化湿和中之功,适用于脾虚湿滞、食少、便溏或泄泻,以及脾虚湿浊下注的白带过多,唯其“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等,如参苓白术散。
2.暑湿吐泻,胸闷腹胀:本品健脾化湿,和中消暑。健脾化湿而无温燥助热伤津之弊。《千金要方》单用本品水煎服;亦可与荷叶、滑石等清暑、利湿之品配伍。若属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阴暑证,则宜与香薷、厚朴等散寒解表、化湿和中药配伍,如香薷散。
抗癌药理:
本品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植物血细胞凝集素能使恶性肿瘤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肿瘤细胞表面发生变化,进而发挥细胞毒的作用。本品还有抑制痢疾杆菌、抗病毒、解毒、解酒等多种药理作用。
抗肿瘤临床应用:本品可用于辅助治疗各类肿瘤,证属脾虚湿盛者。用于脾气虚弱、湿浊内阻的胃肠道肿瘤,症见肢倦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泻等,常与薏苡仁、茯苓、白术、白豆蔻等配伍;对肿瘤患者湿邪内蕴、脾胃运化失司而致呕吐腹泻等,常配伍泽泻、藿香、佩兰、薏苡仁、厚朴等同用。有报道,白扁豆配茯苓、乳藤、党参、夏枯草等治疗早期胃癌术后,疗效满意。
1.治疗胃肠癌:对胃肠癌伴有食少便溏者,白扁豆与党参、炒白术、生薏苡仁、茯苓、藤梨根、魔芋、白花蛇舌草、灵芝、莲子肉、莪术、焦山楂、生麦芽、山药配伍应用有效。
2.治疗胃癌:(1)鲜扁豆叶750克,压榨青汁,不拘多少。时时饮之。(2)白扁豆、茯苓各6克,熟地黄9克,藿香5克,炙甘草4克,干姜(炮)、陈皮、丁香各3克,加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用。
3.治疗癌性水肿:扁豆1000克,炒黄,磨成粉,每日三餐前服9克,灯心草汤调服。
4.多种恶性肿瘤:白扁豆30克,猪骨连肉带髓250克,薏苡仁50克,加水适量,熬2~3小时,和盐调味服食。
5.治疗肠癌:白扁豆、大黄、金银花、蜂房、火麻仁、蛇蜕、全蝎、山豆根、瓦楞子、鸡内金各等份,上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服9克,一日三次。黄芪煎水送下,或开水送下。
6.治疗肝癌:白扁豆、当归、刺蒺藜、丹参各9克,半枝莲60克,瓦楞子、石燕各18克,漏芦12克,红花、香附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用法用量:水煎服,10~15克。健脾化湿、止泻止带宜炒用,和中消暑宜生用。
使用注意:
1.不宜多食,以免雍气伤脾。
2.扁豆所含血细胞凝集素,可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和过敏反应。
3.熟扁豆多食可能有胀气,胃不适,故不宜经常食用,或一次大量食用。
4.生扁豆有小毒,有肝毒性,不可生食。熟扁豆也有可能影响肝脏,故有慢性肝病者不宜食用。
(蒋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