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09日
手电筒的夏天
■ 崔 立
夏天去千岛湖旅游,在酒店抽屉看到一支手电筒。多年生活在城市,这是许久未见的稀罕物了,多少沉睡在脑海中的点点滴滴美好回忆一下子也扑面而来。
那时住在农村,停电是家常便饭。吃着晚饭呢,突然灯灭了,屋子里一片漆黑。只有把蜡烛拿出来,桌子上还有没有擦去的蜡油,又浇了些热蜡油,刚好竖在上面。蜡烛是方便的,门关上,风刮不到,雨也淋不到。走路就不行,那必须要手电筒。家里那支银白色手电筒,和最早上市的“大哥大”手提电话那么大,还很沉,里面装着两节硕大的5号电池。
开关一拧,一束光急速射出,瞬间照亮了脚下的路,也一定程度上照亮了不远处的房屋,树木,河流。
那时也是夏天。母亲要去隔壁邻居家看看刚来一个月的新娘子,走出大门,走过一条小河,农村的房子间隔大,往往是鸡犬相闻却丝毫听不真切。
母亲拧开手电筒,照亮了眼前的路,我说一起去看看。农村的夜只要没有月亮,那就是一片漆黑,后来在课本里学到伸手不见五指,我有最真切的体会。好在那个晚上还是有月亮的,还有手电筒的亮光,和内心向往的期盼,我竟觉得这夜还特别特别的亮。
去的还真是时候。
新娘子说要回一趟家,很着急的样子。不是很远,骑自行车就是七八分钟,公公婆婆不放心她一个人,更何况又停电了。母亲很快听清了原委说,让聪聪陪美琴去吧,多个人多个伴儿,不要紧的。美琴是新娘子的名字,聪聪是我的名字。我那时上初中,每天要骑十几分钟自行车到镇上的中学读书。
那一晚,我在前面骑着自行车,车把上牢牢固定着手电筒,后面跟着骑自行车的新娘子。我听见夏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手电筒的灯光随着自行车的晃动而晃动着,月光也在照亮着我前行的路。我难得走这样的夜路,边骑,心里莫名地还有几分的兴奋。
走了一条长长的路,从一个小路口右转骑了一段路,再左转上另一条路。接亲的时候,我去过新娘子的家,乡村的路我一看就知道下回怎么走了。
快要到了,有一束光远远地朝我照过来,晕眩着眼睛。这是谁呀?因为停电,这大夏天的,这条路上的居民都出来了,三三两两地在聊天,比刚刚走的没什么人的小路一下子热闹了许多。
我不由地将自行车停下,拿着手电筒也朝那个光源照了照。我们互相在对着“敌对分子”般手电筒照着对方。新娘子自行车骑到了我前面,停下来,指着那个同样拿手电筒的小女孩对我说:“我妹子。”又指着我说:“那个,我隔壁的邻居,算是我侄子。”小女孩不由得笑了笑,说:“哦哦,侄子。”我瞪大了眼睛。
这世间的事情就是那么奇妙,多年后,我在城市里认识了一个女孩。看着熟悉,接触后,才发现我们居然来自同一个地方。追根溯源,她的堂表姐嫁到我家隔壁,而她就是那年手电筒照我,我手电筒反照的那个小女孩。
时光匆匆。我拉着这个当年的小女孩,行走在这片千岛湖惬意的夜景中,月亮高高挂着,手电筒晃啊晃,不时射进近处的路上、灌木丛中,不远处的湖面上,或是更远的山上,照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