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09日
警惕十种“伤肝”药物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平时所吃的大多数药物都是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当所用药物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时,会造成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的蓄积,进而对肝脏造成直接损伤。
临床上,根据用药后发生血清生化检测异常情况,特定指标升高至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称药物性肝病。多种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如抗生素、调血脂类药、抗甲亢药、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心血管药等。药物性肝损伤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身上;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
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已超过30000种,明确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超过1000种,中药也可致药物性肝损伤。另外,一些“保健品”及减肥药也经常引起药物性肝损伤,需引起高度警惕。对于自购药物治病的患者来说,须选择安全性相对更高的非处方药,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以减少发生药物性肝损伤。
笔者小汇常见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十类药物,供读者参考。
1.抗生素类:四环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可造成肝损害。
2.抗结核药: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胺、利福平等,均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甚至可诱发爆发性肝炎。
3.磺胺类:可引起急性肝炎、肝损害。
4.镇静安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眠宁、安定等,可引起肝损害。
5.抗血吸虫药:酒石酸锑钾,可引起肝肿大和转氨酶升高,重者会出现肝昏迷而危及生命。
6.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甲基硫氧嘧啶、他巴唑以及口服避孕药、如甲地孕酮、炔诺酮、同化激素甲基丸酮等可损害肝脏。
7.抗癌药:6-巯基嘌呤、瘤可宁、光辉霉素、丝裂霉素、放线霉素D、环磷酰胺等致肝损害。
8.解热镇痛药:如水杨酸类、扑热息痛、非那西汀、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肝损害。
9.中药:苍耳子、黄药子、川乌、草乌、附子、半夏、槟榔、青黛等可引起肝损害。
10.其他药物:抗痛风药、别嘌醇、抗消化溃疡药个别也有肝损害报告。
(李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