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09日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备孕指导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引起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常见原因,多囊女性妊娠后流产、早产风险增加,妊娠期并发症也明显增加,且目前尚无可根治的药物,所以每个多囊女性在决定备孕之际,了解相关科普知识很有必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如何影响怀孕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的疾病,主要影响排卵,导致排卵异常,从而影响怀孕。正常女性排卵前体内促黄体生成素(LH)会出现高峰,但“多囊”患者血LH水平过高,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正常或偏低,患者体内持续的促黄体生成素呈现高峰状态,缺少了正常周期应有的变化,不仅使排卵前的LH高峰缺失,也刺激卵巢组织合成与分泌更多的雄激素,雄激素过多会抑制卵泡的选择性生长,最终会导致卵泡闭锁及无排卵,造成排卵障碍性不孕。其次,掌管女性生殖系统的内分泌轴的是下丘脑—垂体—卵巢,一旦下丘脑垂体功能发生障碍,内分泌轴紊乱导致激素异常。
激素水平的分泌有着自身的规律,季节的变化、昼夜的更替、睡眠饮食和应激反应,都有可能令内分泌异常,卵泡不能按时发育成熟,卵巢不能正常排卵,没有优质可受精的卵子,就无法正常的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影响女性的受孕情况,但不是说所有患者再也无法怀孕,据临床统计数据显示,因多囊卵巢综合征而导致最终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朋友们占其总数的 30%左右。因此,女性患者朋友们在确诊多囊后既不可因此过于担心、忧虑而产生放弃后续治疗的想法,也不可因存在侥幸心理而轻视相关治疗。
多囊女性备孕关键
1.监测排卵 正常女性一般来说每月会有一个优势卵泡,但是多囊卵巢的女性可能不是每月都有优势卵泡的发育,所以要通过多种方法监测卵泡的发育,指导同房。临床上监测排卵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基础体温测定、排卵试纸(可自行在家监测)、B超监测(需来医院进行)。B超监测能正确预知排卵日期,指导同房时间提高受孕机率,比较适合多囊患者,B超监测的时机一般在月经来潮第10~12天开始,根据卵泡大小决定监测次数及同房时机。
2.最佳生育年龄 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是25~30岁,因为年龄越大,受孕的几率相对减小。所以多囊备孕的女性最好选择在最佳生育年龄受孕,成功受孕的几率会相对高一些。
3.促排卵治疗 多囊女性常合并排卵障碍,对于这部分患者可以结合促排卵治疗的方法来提高受孕成功几率。
目前常见促排卵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促排卵针、中医中药(口服中药、耳穴压豆、针灸等),通过这些促排卵治疗后,再继续监测排卵情况并且适时同房,可提高妊娠率。
4.饮食均衡+适当运动 38%~88%的多囊患者超重或肥胖,而肥胖和超重会加重PCOS患者的代谢异常,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并且可能造成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孕前有效的体重管理可显著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均衡的饮食:优化核心食物摄入量(如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乳制品等),限制“非必需”或非核心食物摄入(如高糖、高盐、高饱和脂肪酸、高能量等),补足关键微量营养素(叶酸、碘等)。
适当的运动:推荐每周150~2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并在每周不连续的2天进行强化肌肉运动。
5.放松心情,规律作息 如果想让受孕的成功几率更大,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尽可能不要熬夜。经常熬夜会增加PCOS的复发率,影响月经及排卵。同时尽量放松心情,紧张或者焦虑的情绪同样会影响卵泡的发育及排出。
妊娠的发生除了需要优质的卵子外,还需要男方精子正常,女方输卵管通畅,子宫内膜容受性良好等诸多条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房和促排卵治疗3~6个月后仍未怀孕,建议男女双方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因素所致不孕。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妇科 刘新月)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项目编号GZSY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