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26日
归芪二乌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症状为膝、肘、腕、踝、肩、髋等大关节疼痛或红肿热痛显著,并有游走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不遗留关节畸形,有些患者可出现风湿性红斑和皮下结节。笔者自拟归芪二乌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一般服药1个月即可治愈或明显好转,病程较长者可服2个月。
自拟归芪二乌汤:当归20克,黄芪30克,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皂角刺15克,制没药15克,炙甘草10克,牛膝15克。水煎2次,合并药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随症加减:行痹以风邪偏胜,加防风12克,秦艽15克,威灵仙15克;痛痹以寒邪偏胜,加细辛3克 ,蜈蚣3条;着痹以湿邪偏胜,加苍术15克,薏苡仁30克,汉防己15克;热痹以热邪为胜,加石膏30克,知母15克,忍冬藤30克;尪痹以本虚标实为主,加川断15克,桑寄生20克,补骨脂20克;浑身关节疼痛者,加羌活12克;下肢疼痛者,加独活10克,木瓜20克;指(趾)关节痛者,加松节15克,青风藤30克;瘀阻甚者,加制乳香15克,土元10克;日久肝肾亏损,腰膝酸软,筋骨拘急者,加白芍20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痛甚者,加全蝎10克,延胡索15克。
笔者认为,风湿性关节炎之病机,以虚、邪、瘀为主。所谓“虚”即正气虚,包括气血、精、津液等物质不足及人体调节功能低下,这是引起痹证的先决条件。“邪”即外来病邪,具体指风、寒、湿、热之邪气。其中“风邪不能独伤人”,湿性黏腻,风湿之邪往往易和它邪相合。寒、热二者互相对立,一般不会同时伤人,但皆可与风、湿之邪相合,使经脉凝滞或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痹证。所谓“瘀”即血瘀,凡因血液流行不畅或离经之血未消散者均属之;血瘀是痹证必然的病机转归,又是痹证的致病因素。
痹证的成因离不开正虚,尤其久病反复发作,往往致气血亏虚,脏腑损伤,因此,扶正在痹证的各个时期都十分重要。笔者紧扣虚、瘀的病理特点,拟定扶正祛邪、活血定痛的法则,以归芪二乌汤为基本方。方中当归、黄芪实为当归补血汤的成分,能补益气血,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功能;制川乌、草乌长于散寒除湿,疏痼阴凝寒,善于止痛;制没药疏通经络间的气血凝滞,消肿定痛;皂角刺可行药直达病所,以增强药力;甘草调和诸药并善解二乌之毒;牛膝活血通络,强筋骨利关节,引火下行,属引经之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散寒除湿、化瘀止痛之功,正合痹证之治。
一般而言,疼痛呈游走性、放射性、闪电样者多属风邪偏胜;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局部欠温,温暖则舒,多属寒邪偏胜;疼痛重着漫肿者属湿。从部位而言,腰部冷痛多属寒邪偏胜,疼痛固定不移则为瘀血之征。使用归芪二乌汤时,常以邪之偏胜或正气的强弱进行加减,力求方证相符。痹证症候演变一般较慢,尤其是久病患者,治疗时即使方药对证,初服也不一定见效。因此,要注意守方,切勿轻易改弦易辙。
(梁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