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19日

解表散寒说香麻

香麻,即香薷、麻黄,二者均有解表散寒之功,临床常相须使用,故称香麻。

香薷,又名香茹、西香薷。中医认为,香薷性味辛、微温,入肺、胃经,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之功,本品外能发散风寒而解表,内能祛暑化湿而和中,性温而为燥烈,发汗而不峻猛,故暑天感邪而致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腹痛、吐泻者尤多适用。

麻黄,又名净麻黄、西麻黄。中医认为,麻黄性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咳喘、水肿、小便不利等。《本草正义》言“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泻气机”。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有拟肾上腺素能神经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血管,升高血压;松驰支气管平滑肌,提高膀胱三角肌的括约肌的张力。

综上所述,香麻均性味辛温,有发表散寒之功,治疗风寒表症。但麻黄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多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之症,而香薷发汗力弱,但能化湿解暑,故多用于夏日外感风寒、内伤湿冷之症。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1.小儿暑感宁糖浆(中成药):方由香薷、佩兰、扁豆花、黄连、黄芩、厚朴、青蒿、芦根、滑石粉、甘草、苦杏仁、薄荷、荆芥穗等组成。可清暑解表,退热。适用于小儿暑季外感发烧,头痛少汗,咽喉肿痛,食欲不振,二便不畅。

2.麻黄止嗽丸(中成药):方由橘红、麻黄、桔梗、川贝母、五味子、茯苓、细辛等组成。可解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感冒风寒,无汗鼻塞,咳嗽痰喘。

3.麻姜颗粒(中成药):方由麻黄、生姜、五味子、 炙甘草等组成。可宣肺,止咳。适用于咳嗽喘息。

4.麻黄粥:麻黄5克,大米100克。将麻黄择净,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2剂,连续2~3天。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稀,胸闷。

5.二香粥:香薷、藿香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二香择净,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适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暑湿表症,水肿,小便不利等。

(胡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