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19日

变应性血管炎的中医辨治

变应性血管炎,又称过敏性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常见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男女,皮疹呈多形性损害,好发于四肢,以小腿、踝周尤为显著。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毒热之邪内盛,迫血妄行,外溢于肌肤,而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或因病久气血耗伤,肌肤失养所致。变应性血管炎根据其局部皮损表现及全身症状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证型,对症治疗,效果显著。

湿热蕴结证:证见下肢小腿、足踝等部位出血,局部发紫,形成水疱、破溃、滋水,自觉瘙痒或烧灼样疼痛,发热,食欲差,大便干结或不通,小便色黄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方用茵陈赤小豆汤加减:茵陈30克,赤小豆30克,生薏苡仁30克,苍术15克,苦参10克,泽泻10克,木通6克,川牛膝1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水煎取液,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

随症加减:水疱、糜烂、渗液较多者,加黄柏10克,冬瓜皮10克;瘙痒剧者,加白鲜皮10克,防风10克;下肢水肿明显者,加车前子10克,防己15克,大便干结不通者,加生大黄6克。

气滞血瘀证:症状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年不愈。证见皮肤损害,开始时皮肤瘀斑、发紫,可有高出皮肤的皮疹或血疱,逐渐变大、破溃、坏死,局部针刺样疼痛,可伴有腹痛,肌肉关节疼痛,舌质紫暗,苔白,脉涩。方用活血通脉饮加减:丹参20克,赤芍12克,土茯苓3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鸡血藤30克,川牛膝15克,紫草10克,泽兰12克,路路通6克。水煎取液,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

随症加减:局部刺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水蛭6克;破溃、坏死明显者,加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

气血俱虚证:得病数年乃至数十年,反复发作。证见破溃处难以愈合,疮面肉芽紫暗,生长缓慢,疼痛不明显,伴有乏力、低热、食欲不振、饭量减少,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方用保元汤加减: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炙甘草10克,肉桂6克,当归15克,玄参12克,金银花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30克,生薏苡仁30克。水煎取液,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郭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