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6月07日

全方位策略防治儿童营养性贫血

□ 陆盅伃

营养性贫血,又称营养不良性贫血,是一种由于机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素,特别是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或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而引发的贫血症。在全球范围内,营养性贫血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特定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儿童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普及营养性贫血科学知识并提供一套全面的策略,以帮助家庭、托幼学校等教育机构共同预防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发生。

1.营养性贫血的成因

(1)铁元素缺乏: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原因。长期饮食中铁摄入不足、消化道吸收功能障碍、失血过多、妊娠期需求增加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体内铁储备耗竭,诱发缺铁性贫血。

(2)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这两种维生素是红细胞生成过程中DNA合成所必需的辅酶。食物中叶酸和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如胃肠道疾病、药物干扰)或代谢异常,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其他营养素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蛋白质、铜、锌等营养素也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及红细胞成熟过程,其缺乏也可能间接影响贫血的发生。

2.营养性贫血的影响

(1)健康危害:营养性贫血可引起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对儿童而言,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和免疫功能,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损害。

(2)社会经济负担:营养性贫血不仅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还增加了医疗资源消耗,对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压力。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营养性贫血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3.营养性贫血的防治策略

(1)均衡饮食,强化铁质摄入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元素,其缺乏是导致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动物性铁源:如红肉(牛肉、猪肉、羊肉)、禽类、鱼虾、蛋黄等,这类食物中的铁元素易于被人体吸收。

植物性铁源:如绿叶蔬菜(菠菜、油菜)、豆类(黑豆、红豆、豆腐)、坚果(杏仁、核桃)及全谷类食品(燕麦、糙米)。虽然植物性铁的吸收率相对较低,但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番茄)同食,可显著提高铁的吸收效率。

(2)补充关键营养素

除了铁,其他营养素对于预防贫血也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B12和叶酸:它们参与红细胞生成,缺乏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可通过食用瘦肉、鱼、蛋、奶制品、深绿色蔬菜及全谷类食物来获取。

维生素C:如前所述,它能促进铁的吸收。新鲜水果和蔬菜是其优质来源。

蛋白质:作为血红蛋白的构成成分,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红细胞生成。保证充足的鱼、肉、蛋、奶及豆类摄入至关重要。

(3)定期体检与监测

定期进行儿童健康体检,尤其是血液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贫血迹象。对于高风险群体(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胎或多胎婴儿、母孕期贫血的婴幼儿),更应加强监测并遵医嘱进行必要的干预。

(4)健康生活习惯培养

规律作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体内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包括红细胞的生成。

适度运动:适量的户外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有助于食欲提升,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以及过度饮用含咖啡因或碳酸饮料,这些都可能影响营养吸收或加重铁流失。

4.宣传教育与社区支持

通过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等平台,开展营养知识普及教育,让家长了解营养性贫血的危害、预防方法以及正确喂养方式。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推出营养餐计划、贫困家庭营养援助项目等,为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预防儿童营养性贫血需要家长、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从饮食结构调整、关键营养素补充、定期健康监测、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到广泛的宣传教育与社区支持,构建全方位的防护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新阳儿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