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31日

风流街传统美食——沙糕

■ 农玉莺

风流街并非一个街名,而是广西那坡县的传统民族节庆,每年农历三月的最后一个圩日举行。历史悠久的那坡风流街,壮语称“巷旦”,人们已习惯把“巷旦”翻译为“风流街”或“歌圩”。

小时候,风流街日有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穿着民族盛装在对山歌,我听得津津有味。那天,母亲会做各式各样的小吃,沙糕是每年必做的。风流街唱山歌、吃沙糕似乎已成为那坡的一种传统。我每次忆起沙糕那软糯香甜的味道,总会垂涎欲滴。

今年的风流街尤其热闹,山歌对唱、美食琳琅满目、人群熙熙攘攘。我和母亲走在街上,感受着这久违的人间烟火,心情难掩激动,这是我小时候赶风流街的场景啊,只是现在更加繁荣了。我在小摊旁买了几块沙糕,口感和母亲做的相差甚远。于是,我想和母亲一起做沙糕,找回小时候的味道。

制作沙糕是一项工序复杂且费时的差事。糯米5千克,筛净,在清水中浸泡12个小时,取出上蒸笼蒸熟,再将蒸熟的糯米摊开晾干,把晾干的糯米放到大铁锅里炒,米粒焦黄散发出炒香味即可。炒香的糯米放凉,再上粉碎机粉碎。做完这些,母亲去园子里砍了几棵芭蕉,去掉头和尾,取中间的杆,然后一片片剥下来,洗净后阴凉处晾干,一字排开,一眼望去如一艘艘小船。把清香的糯米粉装到芭蕉杆的凹槽里,等待发酵,需时约6个小时。

母亲说,用芭蕉杆,一是因为它有药用价值,芭蕉杆性凉,味甘,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以中和炒糯米粉的燥热;二是刚砍下来的芭蕉杆水分含量高,有助于糯米粉的发酵。

这期间需要熬制红糖浆,文火慢慢熬制,糖浆的粘稠度要适中,把红糖浆和发酵好的糯米粉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再倒入正方形的模器中摊平并压实,随后在其上再淋上薄薄一层红糖浆,再覆盖上一层糯米粉,压实,静置6小时左右。经过漫长的等待,沙糕总算做好,按整体大小切割成等比例的小长方形块, 6块沙糕成一份,用芭蕉叶包装起来,寓意风调雨顺。芭蕉叶包裹沙糕,可锁住水分,便于长时间存放,也依然软糯可口。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我对沙糕的情有独钟,可能源于小时候和母亲做沙糕的点点滴滴,每次忆起总会心生温暖;也可能是因为,那一块块工序复杂的沙糕,凝聚着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让在外漂泊的儿女不忘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