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24日

痰多生“怪病”   养生先化痰

中医认为,痰作为病理产物,既可是“因”,也可是“果”。痰既是机体脏腑或通道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能阻碍脏腑与通道功能的正常运作,所以就有了“百病多由痰作祟”及“痰多生怪病”之说。因此,在日常养生中,别轻视了化痰的作用。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也就是说,人体津液的正常输布运行,与肺、脾、肾、三焦密切相关。中医意义上的“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分。有形之痰,是指我们日常所说的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且能被我们所看到的痰。无形之痰,是因为机体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符合秽浊、黏滞、稠厚特征的病理产物。比如肥胖,中医就称之为“痰”。由于这个“痰”不像肺部的痰那般可以被人们直观地认识到,所以称为“无形之痰”。

1.“无形之痰”与疾病密切相关

若脾对水湿的运化不足,导致水湿在体内积聚,水湿中的秽浊物质会在人体某一部位凝结形成痰块,如囊肿、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等;也会进入经络血管,随着人体的气血运行而到达全身各处,如血脂等。

这些秽浊物质具有黏滞的特性,所以往往会导致经络、血管中的气血运行受阻,使脏腑组织产生缺血、缺氧的病理改变,引起各种疾病。痰流注于经络,会阻滞气机,导致肢体麻木;停留在胃部,阻碍胃气和降,可出现恶心呕吐;阻痹在心脉会引起胸闷心痛;阻滞于咽喉,嗓子会有异物感。

2.化痰从日常做起

老年人养生健体,需从化痰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避免风寒湿侵入,不要久居湿地;饮食宜清淡,不要过食油腻,少吃甜食,少喝冷饮;适量运动、多晒太阳,可提升阳气,有助肺气舒张,消散痰饮和湿气。

①善用中药 当患者出现痰饮的表现,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燥湿健脾、利水化痰的中药进行治疗。其中,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呕吐哕逆、湿痰、寒痰咳嗽、胸痹等病症。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导致的眩晕心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以及心神不定、惊悸失眠等病症。枳实具有破气消积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饮食积滞、泻痢后重、湿热泻痢,以及胸痹、痛经等病症。香附具有疏肝解郁、宽中理气、燥湿调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脾虚食少、脘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②温胆汤泡脚 茯苓30 克,法半夏6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竹茹6克,枳实6克。水煮取液,泡脚,每天2次,每次20分钟,一般连用5天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养生效果。

如果是寒痰,可加入生姜5片;如果是痰热,则不必加生姜。孕妇忌用此方。

③可做跳跃运动 光着脚在垫子上,全身放松跳50 下,并且跳完后脉搏要超过120次/分钟,这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禁忌人群: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的人不宜跳跃;出现眩晕、心慌的人不宜跳跃。

④常按祛湿穴 丰隆穴位于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 1.5寸,胫腓骨之间。一般每天按摩2次,每次3分钟。老年人多揉此穴,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⑤勿乱进补 体内有痰湿者不要轻易进补,如果盲目进补,就跟火上浇油差不多,会越补身体越差。此外,保持心情舒畅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使气、血、津液运行畅通,有利于痰湿的排出。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才最健康。

(吕若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