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24日
犯困、长黄斑,血脂有异常
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异常患病率达34.7%,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16.1%、7.8%和14%。高血脂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慢慢“糊住”血管,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与否主要看四项指标,即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目前认为,四项指标中,坏胆固醇是动脉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无其他风险因素人群,最好控制在3.4毫摩尔/升以下;如果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遵医嘱设定调脂目标。好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数值最好高于1.04毫摩尔/升。
高血脂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是在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后才发现自己的血脂水平存在异常。不过,早期高血脂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一些不太明显的身体变化可能已经在提醒你关注血脂了。
黄色瘤 眼皮、胳膊肘、脚后跟等部位,长出米粒大小的黄色瘤,不痛不痒,可同时出现多个或融合在一起,黄色瘤是脂肪堆积在皮下形成的,往往是血脂升高的表现。
黄色斑块 短时间内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黄色小斑块,比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或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的条纹,也可能是血脂升高的信号。
腿发麻、间歇性跛行 有的中老年人出现腿抽筋、小腿发凉、发麻等不适,会以为是缺钙所致。事实上,这可能是因为胆固醇积聚在周围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导致腿抽筋,走路一瘸一 拐的。
犯困、头晕 这是高血脂常见的早期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晕,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
视物模糊 早晨起床时,看某一样物体,总是时不时模糊几秒,之后又恢复。血液中甘油三酯增多、流速减慢,脂蛋白从毛细血管漏出且侵犯到黄斑,就会影响视力。
建议发现上述症状后尽早就诊,进行血脂检查、颈动脉超声、下肢动脉超声、眼底动脉检查、下肢动脉超声等。另外,即使没有上述症状,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也应每年检查血脂,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尿酸等水平。若检查确实存在血脂异常,首选方法是改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科学膳食和增加运动。科学膳食不等于不吃脂类食物,而是要根据个人日常消耗的多少“量出为入”,同时保证饮食种类多样性。总体原则是,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适当增加有助降脂的食物,如豆制品等;增加果蔬的摄入量和种类;烹调时多蒸煮炖,少煎炸。如果在改善生活方式3个月后,血脂仍无变化,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
(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