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29日
唐宋诗人眼中的杏花
■ 成旭辉
农历二月,杏花怒放,当令之花为杏,故为杏月。杏花开放之时,江南一带往往春雨连绵。于是,“杏花春雨江南”成为历代诗人吟诵的佳句。唐代李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细雨长安道,莺花正及时。莫教风便起,满地湿胭脂。”在唐代温庭筠的《杏花》里,诗人对杏花情有独钟,诗中没有写杏花二字,但却写出了杏花在莺歌时节开放,及百花争春的娇艳与美丽,也写出了娇艳的杏花经不起雨打和风吹,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怜惜之情。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这是晚唐诗人罗隐的七绝《杏花》。暖风吹来,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盛开的梅花此时已经凋谢,但杏花正一朵朵盛开。园里的杏花开梅花落,这和世上的容华更替何其相似。通过对于杏花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杏花是报春花,它不因环境的变迁而改变物性。元稹这首七绝《杏花》:“常年出入右银台,没怪春光例早回。惭愧杏园行在景,同州园里也先开。”诗人借咏杏花表达了自身复杂而又坚定的个性。有对昔日尊贵生涯的眷恋,有对遭受贬谪的不平,也有失意时的自我揶揄,更多的是经历荣衰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这是温庭筠的又一首充满激情的《杏花》诗。满园的杏花红艳迷人,诗人触景生情,由花的盛衰,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空怀大志的境况。借杏花之繁喻己才华,借杏花缤纷喻怀才而失意,抱负不得实现。诗人心旌荡漾,期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像杏花出墙一样突破朱门所限,得以为世人所赏识,来实现抱负。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这是唐代诗人吴融的《途中见杏花》。诗人漂泊在外,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和浮想联翩,写下这首动人的诗。借杏花起兴,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一层深一层地抒写出来。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游园不值》。这首诗情景交融,记录了春天游园的情景,渲染了浓郁的春色。“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诗眼。诗人自问,是不是主人怕自己的木屐踩坏了阶下的青苔?轻轻敲柴门,久久未打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你瞧!一枝生机勃发的红杏已经伸出了墙外。
春风拂面,草长莺飞,桃之夭夭,杏之灼灼,杨柳依依,春意浓浓。这分明是一幅大自然馈赠的水墨画!
二月杏花独撒娇。她装扮了春天,拨动了诗人的心弦。让我们合着春天的脚步,沐浴和煦的阳光,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尽情饱览唐诗宋词里风情万种的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