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29日
验方专版
治风湿性心脏病膏方
1.丹参15克,檀香6克,炙甘草3克,蜂蜜30克。将丹参、檀香、炙甘草放入砂锅,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调入蜂蜜即成,早晚分服,每日1剂。功能活血化瘀,行气宁心。用于心脉瘀阻型风湿性心脏病。
2.红枣300克,桂圆肉300克,生姜汁10克,蜂蜜300克。将前2味药洗净,加水适,用大火煮沸后转用小火煎熬至七成熟时,加入蜂蜜和生姜汁,一边搅拌均匀,一边用小火煮熟,待冷后装瓶备用,当甜点随意食用。功能补益心脾,宁心安神。用于心脾两虚型风湿性心脏病。
3.茯苓5克,肉桂5克,麦芽3克,生姜15克,蜂蜜30克。将生姜洗净,拍碎,茯苓洗净,肉桂洗净、去皮打碎,与麦芽一同用纱布袋装好,扎紧袋口,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3000毫升,煮沸30分钟后过滤取汁,待凉后加入蜂蜜,搅匀,盛入瓷罐中备用,早晚分服,每日1剂。功能温补心肾,利水消肿,宁心安神。用于心肾阳虚型风湿性心脏病。
(鲁萊光)
治冬季皮肤瘙痒验方五则
1.艾叶90克,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上药加水煎沸15分钟,趁热熏患处,待水温适宜时洗患处,每日2次。
2.生大黄、苍术各100克,赤芍、荆芥各50克。水煎取液,洗患处,每晚1次。止痒效果佳。
3.生地、何首乌各15克,当归、槐花各10克,胡麻仁5克,丹参12克,全蝎、蝉蜕各3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4.苦参12克,薏苡仁30克,车前子、地肤子各15克,夏枯草10克,茯苓20克,甘草3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5.当归、生地各15克,赤芍、川芎各12克,防风、荆芥、白蒺藜、何首乌各10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此方用于血虚生风的奇痒游走、头部与上身尤甚者。
(郑玉平)
治窦性心律失常方两则
治窦性心动过速 : 太子参30克,川芎、赤芍、麦冬各15克,丹皮、五味子各10克。水煎取液,分2次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
治窦性心动过缓 :麦冬15克,红参、五味子各10克,肉桂、细辛各3克。水煎取液,分2次服,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
(玉 平)
治妊娠呕吐八方
1. 鲫鱼1条,砂仁3克,黄豆粉适量。砂仁研末,鲫鱼去内脏,将砂仁粉塞入鱼腹,并用黄豆粉封口,置碗内加盖,隔水蒸熟即成,每日1条,连服4日。
2.竹茹10克,白术10克,黄芩5克。水煎取液,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3.糯米30克,黄芪30克,川芎5克。上药加水800毫升,煎煮20分钟,取药液分3次服,每日1剂。
4.麦冬、芦根、竹茹各12克,藿香6克。水煎取液,分3次服,每日1剂。用于脾胃蕴热的孕妇、呕吐食物和酸水或苦水者。
5.藿香10克,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鲜生姜5片,大枣10枚。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重症者每日2剂。若偏于热者,加竹茹10克,黄连3克;呕甚伤津、舌红口干者,加北沙参、石斛各10克。主治妇女怀孕后3~4个月,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倦卧,甚或恶闻食气,食入即吐。
6.糯米、生姜各适量。先将糯米浸泡湿后稍风干,再与生姜汁同炒,以色黄为度,每次取适量慢嚼后吞服,每日3~4次。
7.党参15克,生姜10克,法半夏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用于中气虚寒引起的妊娠呕吐。
(马宝山)
治疗眩晕蜜膏剂
1.槐花15克,菊花10克,蜂蜜20克。将槐花、菊花洗净后,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兑入蜂蜜,搅匀即成,每日上下午分服。功能平肝清水,降压定眩。用于肝火上扰型老年性眩晕。证见眩晕如坐舟车,头部胀痛,耳鸣,性情急躁,常因恼怒而晕痛加重,面赤烦热,睡眠多梦,四肢麻木,口苦,苔黄,质红,脉弦数。
2.天麻15克,陈皮20克,泽泻20克,蜂蜜20克。上药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兑入蜂蜜,搅匀即成,每日上下午分服。功能化痰和中定眩。用于痰浊中阻型老年性眩晕。证见眩晕阵作,头重如蒙,视物旋转,动作晕甚,恶心,呕吐痰涎,胸闷脘痞,食少,嗜睡,苔白腻,脉弦滑。
3.龙眼肉250克,红枣250克,蜂蜜250克,生姜30克。将龙眼肉、红枣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小火炖煮至七成熟,加入蜂蜜及生姜片,搅匀;继续用文火将红枣、龙眼肉炖熟,冷却后装入罐中备用,每次各吃龙眼肉、红枣5粒,每日2次。功能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用于气血两虚型老年性眩晕。
4.黑芝麻100克,核桃仁150克,粳米粉500克,糯米粉500克,蜂蜜200克。将黑芝麻、核桃仁拣去杂质,炒熟研末,与糯米粉、粳米粉拌匀,兑入蜂蜜,加水适量,揉和成粉团,用模具制成方糕,置于笼屉中,旺火蒸熟即可,当点心随量食用。功能滋补肝肾,养阴定眩。适用于肝肾阴虚型老年性眩晕。证见眩晕脑空,午后、夜晚加重,烦劳、思虑更甚,精神萎靡,腰酸膝软,耳鸣遗精,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少,脉细弱。
(郭旭光)
儿科病验方四则
1.治疗小儿口腔溃疡:取蛋黄油(用鸡蛋7枚煮熟,取黄炒黑压油)加珍珠粉1克,拌匀,清洁口腔后,涂口腔溃疡处,每日3次。3天即愈。
2.治疗小儿水痘:金银花、石膏各30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用于治疗水痘、高热不退。服药数剂,即愈。
3.治疗小儿包皮水肿:生栀子50克(打碎),黄柏、地肤子、苍术各15克,白酒200毫升。将以上4味中药浸泡于白酒1小时即可使用,取医用棉签蘸药酒涂抹患处,每日5次。3天可愈。
4.治疗新生儿尿布疹:紫草80克,当归10克,冰片10克,麻油1000克。将麻油煮沸后,略降温加入紫草、当归饮片,药材热油中浸泡24小时,滤过药渣,加入冰片粉,搅拌溶解即成,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患部,每日4次,直至痊愈。
(张 勤)
治白带症验方四则
1.炒白术、云茯苓、红花,醋炒白鸡冠花、荷叶炭各3克,党参6克,杜仲3克,净黄土30克,白酒适量。先将黄土入锅炒至黑褐色,再将其他药共研细末入锅内同炒片刻,加入白酒适量烹之,拌匀做成药饼备用,用时将药饼敷于患者脐孔上,拇指按紧,外用绷带包扎,每日换药1次,至愈为止。一般连敷5~7日可见效或治愈。
2.绿豆芽(不除根)1500克,生姜汁90毫升,甘蔗糖150克。绿豆芽洗净加水1000~1500毫升,煎煮40分钟(先大火煎30分钟)之后,去渣,加生姜汁、蔗糖拌匀,用慢火煎熬成膏备用,每日早晨取25~50克,温开水冲服。
3.煨白果10克,淮山药15克。水煎取液,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5~7剂。加减:白带量多、透明清稀、四肢不温者,加巴戟天10克,乌贼骨10克;白带色黄如脓者,加黄柏10克,苍术10克。
本方主治妇女白带量多,伴腰酸膝软、饮食欠佳、神疲乏力等症。
4.党参、黄芪、熟地、鹿角霜、薏苡仁、白术、赤小豆、淮山药各15克,白芍、芡实、茯苓、陈皮各10克。水煎2次,取药汁4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1剂。若脾虚兼有湿热者,加苦参10克,黄柏10克。连续用10~15日可愈。
本方主治脾虚白带,症见白带清稀、无腥臭味等。
(吴 明)
家庭茶疗小汇
1.盐茶:茶叶3克,食盐1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服,每日4~6次。有明目、消炎、化痰之功。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火眼牙痛等症。
2.糖茶:茶叶2克,红糖10克。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每日饭后1杯。有和胃暖脾、补中益气之功。用于治疗大便不通、小腹冷痛、妇女经痛等。
3.蜜茶:茶叶3克,蜂蜜3毫升。开水冲泡,待茶水凉后加蜂蜜拌匀,每隔半小时服用1次。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用于治疗口干口渴、干咳无痰、便秘、脾胃不和等症。
4.醋茶:茶叶3克,陈醋2毫升。茶叶用开水冲泡,焖5分钟后加醋饮服,每天3次。有和胃止痢、散瘀镇痛之功。用于治疗胃痛、泄泻以及蛔虫引起的腹痛等症。
5.姜茶:茶叶5克,生姜10片。水煎取液,饭后饮用。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功效。
6.莲茶:茶叶2克,莲子10克,红糖20克。将莲子浸泡加糖煮烂后,冲茶饮用。有健胃益肾之功效。用于肾炎、水肿患者每日饮用。
7.菊茶:茶叶2克,干菊花2克。用开水冲泡,饭后饮用。有降热解毒、清肝明目、镇咳止痛之功。
8.柿茶:茶叶3克,冰片5克,柿饼3个。将冰糖和柿饼煮烂后,冲茶饮服。有理气化痰、益气健胃之功。适宜肺结核患者饮用。
9.奶茶:茶叶2克,白糖10克,牛奶250毫升。先将牛奶、白糖加水300毫升,煮沸,再加入茶叶冲泡,每日饭后饮服。有消肥健胃、化食除胀和提神醒目之功。
10.茶粥:茶叶6克,大米100克。茶叶用开水冲泡后滤取茶水,加入淘洗干净的大米,煮成稀粥食用。有和胃消积之功。用于治疗胃腹胀闷、消化不良等症。
(马 龙)
治伤风感冒验方六则
1.桑叶9克,菊花12克。水煎代茶饮。可用于一般伤风感冒。
2.白菜根3棵,生姜3片。水煎服。可用于伤风感冒。
3.狗牙根60~90克,水煎服。可用于伤风感冒发热不退。
4.绿豆、红糖各60克。煮烂吃豆喝汤,服后盖被取汗。用于感冒。
5. 黄蒿葱白泥:鲜黄蒿叶1把,葱白1株。共捣烂如泥,擦手心、足心、胸前背后,取微汗。可用于感冒。
6.三春散(汤):三春柳6克,研细末,开水冲服; 或三春柳15克,水煎服。可用于伤风感冒。
(郑大夫)
治疗中耳炎验方
1.鲜虎耳草30克,冰片3分。将鲜虎耳草洗净,捣烂取汁,加入冰片粉末及75%酒精十余滴,装瓶备用;使用时,取消毒棉签拭净耳内积脓,滴3%双氧水清洗耳内,拭干后滴上药,每日3次,每次3~4滴。急性慢性中耳炎均适用。
此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除滴耳外,尚可内服:银花12克,土黄连12克,连翘15克,黄柏12克,知母9克,玄参9克,蒲公英15克,当归9克,黄芩9克,生甘草6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鲜生地汁20毫升,冰片9克。生地汁无菌纱布过滤,加入冰片细粉混匀即成;使用时,将患耳脓液拭净,滴此药液2~3滴,每日3~4次,连用1周。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取核桃仁(或蒸熟)捣碎,用干净纱布包好,挤压取油备用或加适量冰片粉末调匀;使用时,耳内脓液用双氧水洗干净后,取油滴入耳内,每次2~3滴,每天1~3次,连用1周。
4.治急性卡他性中耳炎:葛根12克,龙胆草9克,升麻4.5克,黄芪6克,黄芩9克,栀子9克,大青叶12克,银花9克,车前草9克,甘草3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儿童酌减。
5.治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葛根12克,升麻6克,黄柏6克,白芍9克,党参9克,菖蒲9克,葱白5根,炙甘草3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儿童酌减。
(张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