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29日

产后发热治验一则

刘某,女,25岁。难产后5日,感受外邪,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体温39℃,西医按重感治疗2日未效。刻诊:高热,时有汗出,烦渴喜冷饮,恶热,心烦,不能熟睡,间发呕逆,腹胀不适,大便结滞,3天未下,小便微黄,恶露量少、紫色,舌尖红,苔薄腻,脉象沉细数无力。证属产后发热,本虚标实之症。治宜扶正解表以退热。方用五积散:当归20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茯苓20克,枳壳10克,党参20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芷10克,陈皮10克,大黄10克,半夏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服药2剂,体温下降至37.7℃,诸症减轻,大便已通。原方减大黄、麻黄量为5克,再进2剂后。

药后,脉缓身凉,邪去汗止,自觉安适,睡眠饮食转好,唯精神疲乏,仍以此方略作加减,又服2剂而痊愈。

按:产后虚多实少,不宜过于发汗攻里,方用当归、川芎、党参益气血,祛瘀扶正,补而不滞;麻黄、桂枝、白芷、生姜配白芍、甘草调和营卫以解表散热;苍术、陈皮、半夏、茯苓和中降逆,健脾胃以固后天之本;枳壳、厚朴、大黄导滞通腑泄热。全方寓攻于补,寓补于攻,起到调和脾胃、益气血、扶正除邪之功效。

(梁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