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29日
壮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特色
□ 李春华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骨科常见的多发疾病,也是脊柱骨科门诊接诊量最大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因腰椎间盘在长期劳损、外伤、退变等情况下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并产生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壮医称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夺核拖”“核嘎尹”“核尹”,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风寒湿等外邪侵袭,阻滞于谷道、水道、气道,或者传至龙路、火路,阻滞或破坏龙路、火路,或劳损、外伤等原因损伤筋骨、肌肉痹阻筋脉,导致龙路火路不通,而产生相应的疾病。主要治则是温通龙路、火路,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使龙路、火路疏通,使“三气同步”,以达治疗目的。
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风险因素
1.身体风险因素:包括姿势不良,如久坐不起、长时间站立、经常弯腰,喜欢“葛优躺”;脊柱负荷加重的行为,如搬重物、举重物;运动不足也可能导致脊柱肌肉力量减弱。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吸烟、喝酒、肥胖。
3.外力因素,如急性外伤、打喷嚏、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可致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4.既往有腰痛发作史。
壮医如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
治则以畅通龙路火路、祛毒散瘀为主,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为辅。壮医特色治疗主要包括壮医药熨、壮医神龙灸、壮医药物竹罐、壮医姜汁涂擦+葫芦灸以及壮医三气养生操。
1.壮医特色治疗:壮医药熨
壮医药熨疗法是借助热力和药力,熨烫人体的一定部位,以疏通龙路、火路气血,调节天、地、人三气同步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法。通过按照壮医理筋手法、悬熨、点熨、按熨、揉熨、敷熨的顺序于患者腰部相应穴位来回熨烫,使药由表达里,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止痛等功效。适用于治疗腰椎病、颈椎病、关节炎、筋膜炎及肩周炎等慢性劳损及退行性疾病。
2.壮医特色治疗:壮医神龙灸
壮医神龙灸疗法以壮医理论为指导,运用艾绒及姜泥在龙脊上进行施灸,通过热力及药力,激发天地人三气,驱除毒邪,从而达到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固肾壮阳、强身健体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操作时,患者取俯卧位,按照取穴(背部腧穴)、铺姜、铺艾、燃艾进行施灸,使得姜渣与壮药材完美相融,并使得药力迅速升温传导至背部,起到调气补虚、解毒祛瘀,强身健体,疏通三道两路等功效,适用于腰腿痛、肩周炎、颈椎病等。
3.壮医特色治疗:壮医药物竹罐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是将竹罐置于煮沸的壮药液中加热,趁热用竹罐在治疗部位进行吸拔,通过竹罐的负压吸力、药物效力及热度共同作用于治疗部位,达到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肿的作用。患者取俯卧位,按照煮药和罐(煮沸)、留罐、起罐、滚罐封穴、走罐、走罐后滚罐封穴的顺序施罐于患者腰部相应穴位,通过局部的吸拔刺激,加上药力、热力的作用,达到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等功效。适用于腰腿痛、颈椎病、肩背酸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愈后淤积等疗效尤为显著。
4.壮医特色治疗:壮医姜汁涂擦+葫芦灸
壮医姜汁涂擦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葫芦灸具有温经通络、补脾肾阳气、活血化瘀功效。按照姜汁涂擦、壮医理筋手法(5~10分钟)、覆盖纺纱、葫芦灸的顺序施灸于患者腰部相应穴位,通过葫芦灸的热效应把姜汁的药性及艾灸的能量散发出来,渗透至体表体内,引药入经,进入血液循环,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5.壮医运动养生:壮医三气养生操
壮医三气养生操是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护理人员根据花山崖画主题图(正面人像)和铺绘过程图(侧面人像),结合中国壮医学三气同步理论编制而成。其动作舒缓、柔美,既可使天地人三气同步运行,又可使躯肢脏腑、气血体能、经络信息的同步调节,从而放松身体,感受气血的流动、运行,起到养身健身防病祛病之效,适宜绝大多数人群练习。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