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23日
当归,当归
■ 黄洪雨
寒风吹彻,冻雨蚀骨。人在窗前,书在手边,一颗心,却焦灼难平,所有的字符、插图皆似得了“多动症”一般,没有哪个能安分守己。
忽然,一枚干枯的当归从书页间轻轻地滑落,不声不响,宛似他乡遇故人,含泪两相望。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人生如寄,当归何归?世间草木繁多,独此一味,名字便是一出戏啊,抑或更像一首小诗、一阕小令呢。
我怔怔痴痴了半晌,然后,情不自禁地拿起了那枚当归,放在鼻端嗅了嗅。一股淡淡的药香,瞬间在脑海激荡起层层涟漪——有故乡的微风,悠然掠过;有药草的芬芳,沁人心脾;有母亲的味道,盈盈缠绕……
古医者云:“当归治血,为女人要药。”作为药材,当归药性温和而功效显著,活血化瘀也好,滋养气血也罢,当归都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滋补养润着每一个懂它、需要它的人。当归之味,甘甜醇厚,又微辛淡苦,恰如人之一生,总是五味杂陈——生活的真谛尽在其中矣。
当归不仅是良药,更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与缕缕的思念。于一个游子而言,说及当归,总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迢遥千里的故乡,想起母亲炖的鸡汤里那袅袅散溢的淡淡药香吧。是的,当归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就是母亲的味道——那一碗热汤,是鲜明的儿时记忆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最纯粹最温暖的馨香啊。那灶台前忙碌不歇的身影,那炉火边絮絮不止翻来覆去的叮咛,那一份事无巨细的真切关怀,那一种掏心掏肺的温情呵护……怎敢忘啊,又怎能忘!
惭愧的是,当年考上中专离开故乡时,年少轻狂的我,只是在倍感庆幸之余,毅然决然地把一个负气少年傲娇的背影留给了笑中带泪的母亲,留给了那个单调贫瘠的故乡。纳兰词云,忽忽年华空冷暖。人世间漂泊,人海里浮沉,仿佛只是回首的一刹那,我竟到了“鬓已星星也”的知命之年。不再轻狂,不再傲娇,行止坐卧间,故乡的记忆与母亲的牵挂,就像那根植山野生命力勃发的当归,日里夜里,朦胧又清晰地摇曳在心之原野。
“当归不归,何以慰亲心?”春节就在眼前,春天已然来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回乡的路虽然漫长,归家的心却似箭飞驰,一如歌者所唱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是的,又有什么可以阻挡一个游子对故园的向往?君可知,古人所谓的“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那样的无奈无助里,又有着怎样的不甘不愿。
没错,当归是一味中药,亦是一味人生,更是一种情怀。当归无言,其香自远。它教你我懂得,无论奔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何出发;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要永远保持那颗初心。也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在这熙来攘往、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找到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安宁和幸福,那份心灵的归依。
当归,当归,吾心所向,即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