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23日
验方专版
治疗冬痒症验方
1.生地、苍术各100克,赤芍、荆芥各50克。水煎取液,熏洗患处,每晚睡前1次。
2.艾叶90克,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上药加水煮沸15分钟,滤取药液,趁热熏患处,待水温适宜时洗患处。
3.苦参、荆芥、蝉蜕各10克,白鲜皮、地肤子、赤小豆、皂角刺各15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4.当归、党参各20克,蛇床子、地肤子、蒺藜各15克,木香、甘草各10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5.何首乌20克,熟地、桑椹各15克,女贞子、麦冬、防风、酸枣仁、蒺藜各12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6.荆芥、防风各12克,赤芍、生地、金银花10克,木通6克,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1剂。
7.当归15克,生地30克,川芎、赤芍各12克,防风、蝉蜕、荆芥、白藓皮、蒺藜各9克,大枣5枚,薄荷、僵蚕各6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8.苦参12克,薏苡仁30克,车前子、地肤子各15克,夏枯草10克,茯苓20克,甘草3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马宝山)
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蜜膏方
1.生姜6克,蒸百部10克,蜂蜜10克。将生姜洗净,切片,与蒸百部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即成,早晚分服,每日1剂。功能温肺化痰。适用于寒痰壅盛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桑叶6克,菊花5克,杏仁泥6克,蜂蜜10克。将桑叶、菊花、杏仁泥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即成,早晚分服,每日1剂。功能清肺化痰,疏风宣肺。适用于痰热壅盛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核桃仁15克,补骨脂6克,五味子3克,蜂蜜适量。将核桃仁、补骨脂、五味子洗净,同置锅内,加水适量,中火煎煮30分钟,取汁调入蜂蜜即成,代茶频饮。功能补肺益肾,纳气定喘。适用于肺肾气虚、痰浊壅盛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香油100克,党参50克,肉苁蓉30克,蜂蜜200毫升。将党参、肉苁蓉洗净、切碎,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煎煮2次,过滤去渣,混合滤液约500毫升,加入香油、蜂蜜,用小火加温收膏,早晚各服1汤匙(约15毫升)。功能温补脾肾。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浸渍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5.西洋参30克,桂圆肉250克,麦冬150克,炒枣仁120克,蜂蜜适量。将西洋参、麦冬、桂圆肉、炒酸枣仁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次,每次30毫升,合并滤液,浓缩,加入蜂蜜收膏,早晚各服1汤匙(约15克)。功能益气养阴,宁心安神。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萧 旭)
治慢支二则
1.紫苏干姜汤:紫苏叶30克,干姜9克。水煎取液,饭后1小时分2次服,每天1剂,3剂为1个疗程。此方对咳、喘、痰均有一定疗效。
2.桔梗甘草汤:射干9克,牛蒡9克,桔仁12克,桔梗12克,板蓝根12克,甘草6克。水煎取液,饭后1小时分2次服用,每日1剂,3剂为1个疗程。适用于咽炎所致的咳嗽者。
(张标远)
治输尿管结石验方
三棱、莪术、赤芍、车前子各15克,穿山甲、皂角刺、桃仁、川牛膝、青皮、白芷、枳壳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薏苡仁各6克,金钱草30克。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此方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输尿管结石。证见腰痛,血尿或尿频、尿痛、尿急或尿中有砂石,舌质暗红瘀点,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数。
(郭亚维)
治妇科病症验方小汇
1.月经过多:油菜苔120克,蜂蜜适量。将油菜苔洗净,切碎略捣,绞取汁液,兑入蜂蜜,调匀,每次服2~4汤匙。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功效。适用于血瘀引起的月经过多。
2.月经过少: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300克。诸药加水煮取药液300毫升,加白蜜收膏,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功效。适用于血瘀之月经过少。症见经来量少色暗或夹血、少腹隐痛或刺痛。
3.盆腔炎:①冬瓜仁20克,金银花20克,黄连2克,蜂蜜50克。金银花水煎取汁,用药汁煎冬瓜仁15分钟后,加入黄连粉、蜂蜜即可,分数次服,每日1剂,连服1周。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功效。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者。症见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微发热、自汗、带下色黄量多、舌红苔黄。
②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荔枝核打碎后放入砂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温热调入蜂蜜拌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具有理气,利湿,止痛功效。适用于各类慢性盆腔炎。症见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不舒、心情抑郁、带下量多。
4.孕妇便秘:①甜杏仁60克,黑芝麻500克,白糖、蜂蜜各250克。将甜杏仁捣碎成泥,黑芝麻炒香后研为细末,与白糖、蜂蜜共置瓷盆内,上锅隔水蒸2个小时,离火冷却,贮瓶备用,每次1~3匙,温开水调服,每日2次,连服2~3天即可见效。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养阴润肠功效。用于妊娠血虚,阴液耗损,肠燥便秘。
②甜杏仁250克,核桃仁250克(捣碎),蜂蜜500克。甜杏仁炒至黄色(勿焦),加水煮1小时,下核桃仁,浓缩至稠,加入蜂蜜拌匀,再煮沸即成,每次服3克,每日2次。具有补肺肾、养阴血、润肠通便功效。经常食用,除可治孕妇便秘外,还可治肺肾两虚型久咳、久喘等。
5.产后气虚便秘:党参12克,黄芪10克,火麻仁10克,蜂蜜50克。先将火麻仁捣碎,与蜂蜜放入保温杯中备用;党参、黄芪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药汁冲入保温杯中,加盖焖泡15分钟即可。分早中晚3次或代茶饮,每日1剂。具有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产后气虚便秘。症见产后便秘、努挣难下、神疲倦怠、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形寒肢冷、不思饮食、唇甲少华。
(郭旭光)
治颈椎综合征验方
桂枝、白芍、黄芪、知母各9克,葛根18克,生地24克,钩藤、桑寄生各12克,生石膏、桑枝、白茅根各30克,琥珀6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1剂,此方有舒筋活络,止痛之功。
(郭亚维)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
1.木瓜10克,生姜10克,蜂蜜30克,粳米100克。将木瓜片装入布袋,与洗净的粳米、生姜片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稠粥,粥将熟时取出药袋,兑入蜂蜜调匀即成,分早中晚3次服食,每日1剂。功能祛湿舒筋,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湿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对偏于湿重的患者尤为适宜。
2.忍冬藤30克,青风藤15克,海风藤15克,络石藤15克,鸡血藤15克,雷公藤6克(先煎),蜂蜜50克。将雷公藤洗净去皮,晒干切碎,加水适量,先煎半个小时后,入忍冬藤、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鸡风藤,加适量水再煎半小时,滤取药液400毫升,兑入蜂蜜调匀即成,每次服200毫升,每日2次。功能清热祛风,化湿通络,消肿止痛。适用于风湿热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症见发病较急、关节局部红肿、灼热疼痛、活动受限,或伴有发热、口渴烦躁、苔黄、舌质红。
3.乌梢蛇200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蜂蜜100毫升。将乌梢蛇宰杀后,去除内脏,洗净干燥,研成粗粉,置玻璃瓶中,加入蜂蜜、白酒,密封浸泡,每日振摇1次,7日后开始饮用,每次1小盅(约15毫升),每日2次。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适用于痰瘀痹阻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鲁莱光)
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膏方
1.制附子30克,麻黄10克,白芥15克,牛膝20克,地龙15克,鸡血藤30克,蜂蜜30克。将制附子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洗净的诸药,加水适量,蒸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待滤液转温后,调入蜂蜜即成,早晚分服,每日1剂。功能温经散寒,祛湿通脉。适用于寒湿凝结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银花2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牛膝15克,地龙20克,红花15克,蜂蜜20克。将诸药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即成,早晚分服,每日1剂。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热毒内结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毛冬青150克,生甘草10克,蜂蜜30克。将毛冬青、生甘草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即成,早晚分服,每日1剂。功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脉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黄芪100克,当归尾20克,蜂蜜20克。将黄芪、当归尾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汁,调入蜂蜜即成,早晚分服,每日1剂。功能益气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萧 旭)
治中风不语或半身不遂验方
1.浮萍3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用于半身不遂。
2.水蛭粉适量,每次取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连服15~30天。用于脑出血而未昏迷的瘫痪不能言语者。
3.白矾30克,猪牙皂4个(去皮子、焙)。共研细粉,每次取6克冲服。用于中风闭症,痰涎壅盛,不省人事。
4.牙皂30克,细辛30克。共研极细粉,取少许吹入鼻中,令打出喷嚏。用于中风、痰厥、牙关紧闭、昏迷不省者。
5.瓜蒂12克,全蝎6克。共研细粉,每服5~9克。用于痰热内闭,中风痰壅者。体弱者禁用,孕妇、胃溃疡、高血压患者忌用瓜蒂及藜芦。
6.葱白连根7个,捣烂如泥,分别敷于风府和哑门二穴。放药时,先用生姜片擦去皮肤上的油垢,敷药后纱布盖好,用电吹风热风熨之,令患者汗出。用于中风不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者。注:必须出大汗,牙关才能松开,随即苏醒,然后服汤药或送医院就医,以防复发。
7.密陀僧30克。研细,每取少许,茶调服。用于中风之惊气入心、不能言语者。
8.赤芍18克,甘草3克。水煎取液,空腹服。用于脚弱无力,步行艰难。
9.皂角刺9克。水煎服。功能祛痰开窍。用于风痰口噤不开。
(郑玉平)
治慢性肾衰足浴验方四则
椒红汤:川椒、红花、苍术、细辛、防风、羌活、麻黄、桂枝、艾叶各25克。水煎取液,待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30分钟,逐渐加热水保持温度,使周身出汗,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隔1周再进行下一疗程。适用尿毒症水肿。
麻黄桂枝细辛汤:麻黄、桂枝、细辛、羌活、苍术、白术、红花各30克。加水煮沸20分钟,待温度适宜足浴30分钟左右,浴间应不断加热水,使周身出汗,每日1次或隔日1次,连续使用3~10次。适应于尿毒症水肿。症见眼睑浮肿、四肢全身皆肿、关节酸重、小便不利或伴畏寒、发热、咽喉疼痛等。
二姜二苓汤:干姜、高良姜、茯苓、猪苓各30克。加水适量,水煎取液,待温度适宜时足浴30~4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连用7~10日。适用于尿毒症水肿。症见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恢复、脘间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小便短赤、脉沉等。
黄防二子汤:黄芪、防风、牛蒡子、车前子各30克。水煎取液,待温度适宜时足浴30~4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连用7~10日。适用于尿毒症全身水肿。症见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重而困倦、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等。
(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