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23日

服药前您应该知道的事

□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施显怡

生病吃药、对症治疗,这是人在生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事情,但是选对了药并不代表吃对了药,吃药前我们还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吃药。下面将给读者介绍一些吃药前需要了解的重要事项,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避免陷入用药误区,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疗效。

正确理解处方或说明书中的用语

一般医师处方或药品说明书中都会写明药品的服用方法和服用时间,但是不少患者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含义。

1.服药方法:分为口服、直肠给药、舌下给药几种。口服是指药品经口服用,一般用温水送服;吞服也是口服的一种,要求将药品整片或整颗吞服,不得掰断或碾碎;直肠给药是指通过直肠给药,一般塞入肛门2厘米左右;舌下给药是将药品含在舌下。

2.服药时间:饭前服用,是指进食前30分钟左右服用;饭时服用,是指和食物一起吃下去;饭后服用,是指进食后30分钟左右服用;空腹服用,一般是指进食前30分钟或者进食后2小时左右。

3.服药次数:每日一次,一般指在每日固定时间内服用药品,比如降压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特点,白天血压明显高于夜间,因此,一天服用一次的降压药一般多在每日清晨服用。一些降血脂药、抗酸药、钙剂、铁剂、失眠药、驱虫药等,则最好在晚上服用;每日两次一般指每12小时服药一次,如早上7点和晚上7点各服一次;每日三次要求血药浓度稳定的药品,一般每8小时服药一次;其他不作要求的药品则建议晨起、午后、睡前服用;每日四次一般每6小时服用一次。

保持药品剂型的完整性

保持药品剂型完整性,正确服用药品很重要。有些家长在给小孩喂药时,喜欢把胶囊打开服用;一些成年人在用药时也会因为一些原因将药片掰开或嚼碎服用。这样做可能会影响药品的药效,甚至可能还会产生一定危害。

有些药品可以嚼碎服用或掰开服用,但是有些就不能,譬如普通片、泡腾片、分散片等就可以掰开服用,但是缓释、控释片不可以掰开服用。缓控释制剂制备工艺复杂,是采用先进的缓控释技术制备的剂型,能够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缓慢、持续释放或控制药物释放的浓度。如果掰开服用,就会破坏药片的结构,可能会导致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产生不良反应;另外也达不到长效治疗的目的,例如常见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氨茶碱缓释片。

胶囊剂一般不建议掰开服用。胶囊不仅可以掩盖一些药物的不良气味,降低药物对口腔的刺激,而且生物利用度比一般片剂好。胶囊掰开服用,不仅容易撒失内容物,药物剂量难以掌握,还会影响药效,特别是肠溶胶囊,更不能掰开或打开胶囊服用,否则会破坏肠溶作用,使药物在胃中受到破坏,不仅影响药效,甚至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按疗程服药

药物从服用到吸收需要一定的过程,那么药物起效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当药物被人体吸收达到一定浓度时才会起到治疗效果。但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不按医嘱服药,喜欢凭借个人感觉随意加减用量。有些人病情稍微好转便不再继续服药;有些人吃了一两次药,觉得没效果,便随意更换其他药物或自行增加药物种类;有些人觉得药物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就随意加大剂量,或者害怕药物副作用,故意减少用量等。这些不遵从医嘱随意加减用药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

特别是抗菌药物,如果服用一两次就更换其他药物,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容易让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后续想根治就更加困难了。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抗心律失常药等,若没有咨询医师,自行加减药量或者更换药物种类,可能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害生命。有些药物不能长期服用。譬如感冒发热使用的退烧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要求体温达到38.5℃时才使用,若体温不降,可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超量且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肝肾损伤,特别是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