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26日
冬季合理膳食,助您血管健康
□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覃百灵
冬季,由于低温刺激,人体的血管可能会发生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对于一些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从而出现胸闷、憋气和胸痛的症状。此外,低温还可能引发脑血管疾病,例如脑出血。当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血管破裂时,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发生。同时,低温也可能引起血管收缩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管闭塞,从而出现脑梗死的症状,如突然的面瘫、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头晕和步态不稳等。
因此,在寒冷的季节里,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高血压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加强自我防护,注重保暖,避免劳累,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护血管。
如何自我关注血管情况
对于老年群体,冬季期间应特别关注自身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情况。对于有相关基础病的患者,建议在家中配备电子血压计和血糖仪,以便随时监测。血压的测量频率建议每天早晚各一次,血糖则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当血糖不稳定时,应每天进行监测;若血糖较为稳定,则建议在食谱或生活规律发生变化时进行监测。血脂检测每2~3个月进行一次较为适宜。
若血压、血糖和血脂出现轻度异常,应首先调整生活习惯。若异常情况持续且较为严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防血管受到损害,甚至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或闭塞等严重后果。
“贴秋膘”秋冬进补是否正确
秋冬季节,人们普遍有“贴秋膘”和“进补”的习惯,特别是在北方,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更倾向于食用高热量食物。烧烤、火锅等食物在冬季特别受欢迎。此外,甜食和含盐量高的食品在冬季的消费量也较大。然而,这种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血脂、尿酸、血糖等指标升高,从而加重对血管的损伤。因此,秋冬季节应避免食用过咸、过甜、油腻的食品,而应以清淡、绿色蔬菜为主。研究表明,绿色蔬菜含有保护血管内皮的成分,对身体健康有益。建议在秋冬季节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摄入营养。
中医看待冬日膳食搭配
中医理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虽然天气炎热,但人们出汗多,如果摄入较多的生冷食物,容易对肠胃造成伤害。因此,夏季应食用一些温性食物来调理身体。
冬季天气寒冷,加上空气干燥,人体的毛孔容易闭塞,导致阳气在体内积聚,反而容易引起“上火”症状。因此,冬季饮食应以清淡、滋养阴液的食物为主。正如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这一观点是有理论依据的。
在冬季的膳食安排上,蔬菜应作为主要食材,而蛋白质的摄入则可以选择豆腐、鱼肉、牛奶和鸡蛋等。植物蛋白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已被国际研究证实。至于牛羊肉等“进补”食材,建议每月食用1~2次,适量摄入,避免过量。
保护血管的食物分享
1.大蒜中的大蒜素是一种强大的天然抗氧化剂,可通过抑制脂肪的过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此外,它还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2.燕麦富含丰富的Ω-3脂肪酸、叶酸以及钾。研究表明,燕麦可以降低胆固醇,同时提供饱腹感,适合减肥或减脂人群食用。
3.坚果富含健康的脂肪、蛋白质和纤维素,有助于降低血脂和预防心脏病。适量食用坚果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增强血管弹性。建议每日食用适量坚果,如杏仁、核桃和腰果等。
4.深海鱼类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佳品,富含丰富的Ω-3脂肪酸,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起到降压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每周食用4次以上深海鱼,如金枪鱼、三文鱼等,可预防脑卒中。
5.菠菜中的叶黄素、叶酸、钾等元素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增强心血管功能。研究显示,每日食用蔬菜的人群患心脏病风险降低25%。
6.黑木耳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日常多食用黑木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脑血栓生成。
7.芹菜被誉为“血管垃圾清除剂”,其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内皮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防斑块形成。
8.黑豆富含花色苷,具有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