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26日

带您认识骨髓腔输液技术

□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孙婷  吴银燕  冯琛愉  王冬敏

说到输液,绝大多数人会找我们手背上明显可见的蓝色静脉。冬天的时候,会发现护士扎针时,揉一揉,搓一搓,这样血管更容易扎中。因为静脉血管壁没有弹性纤维,所以血少时就塌陷,血多时就充盈。但是您知道吗?在我们的身体里,藏着一种“永不塌陷”的静脉,它就是骨髓腔。

生活中经常见到心跳呼吸骤停、休克、创伤等,抢救这类危重病人时,护士快速扎针建立输液通路,可以迅速注入药物,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很多时候,因为循环不佳,外周的血管非常难找见。近日,急诊科利用骨髓腔输液技术,成功抢救了一位46岁因触电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命。骨髓腔输液作为一种新兴的输液途径,其独特的优势在抢救危重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骨髓腔输液的原理

骨髓腔输液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使用电动驱动设备,将穿刺针穿刺在骨髓腔并固定留置一段时间,然后将药物和液体从留置的穿刺针注入,从而实现输液的目的,是一种紧急情况下替代的输液通路。骨髓腔由网状的海绵静脉窦状隙组成,经中央管、滋养动脉与人体的体循环相通。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了从骨髓腔输液通路输注的药物,能快速到达全身的血液循环。另外骨质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坚硬性,骨髓腔不像外周血管腔那样会因为血容量不足而塌陷。在失血过多或循环不畅时,手背的静脉很难被找见,骨髓腔被骨性结构所包围,骨内的血管通路依然开放,因此被称为“永不塌陷”的静脉。

骨髓腔输液的优势

1.操作简单:深静脉置管需要严格的无菌环境,否则容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在灾害现场,车祸现场等,无菌的环境很难创造,而且这项操作是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完成。骨髓腔输液技术一般经过1~2个小时理论和实操的专业培训后,医护人员均能快速地掌握。对人员的资质、消毒环境、患者的体位等要求限制少。

2.耗时较短:深静脉穿刺置管,从准备物品到消毒皮肤再到穿刺成功,整个过程用时较长,特别是在医护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完成深静脉置管。而骨髓腔输液通路的建立用时非常短,1~2分钟即可完成。

3.安全可靠:骨髓腔输液通路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

4.适用广泛:骨髓腔输液适用于各种年龄的危重患者,无论是新生儿、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受益于这一方法。

骨髓腔输液的适应症

最常见的是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创伤、休克等需要紧急建立静脉通路抢救,而无法快速建立时,尽早考虑骨髓腔输液。

骨髓腔输液的禁忌症

骨髓腔输液是一种紧急情况下建立的输液通路,禁忌症较少。穿刺部位骨折、穿刺部位有明显的感染、假肢等是绝对禁忌的。相对禁忌症包括严重的骨质疏松、穿刺部位结构不清。临床上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骨髓腔输液的注意事项

1.穿刺部位的选择:比较常见的部位有胫骨近端、肱骨近端、胫骨远端、股骨远端。少见的部位有胸骨及锁骨等。

2.药物的选择:除了具有骨髓抑制的药物外,常规抢救时使用的药物、液体、血制品等,都可以从骨髓腔输液通路输注。为防止管道堵塞,输液前要进行冲管,输液中使用加压袋加压输液,观察液体是否通畅。

3.固定:留置的穿刺针要固定妥当,防止松动。特别是肥胖、躁动以及需要转运的患者。

4.并发症的观察:留针的部位,要经常观察,看看是否有肿胀、疼痛增加、皮肤温度和颜色的改变等。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及时汇报和处理,防止组织进一步坏死。除此以外,还要观察是否有骨折、骨髓炎的发生。

5.尽早拔除:骨髓腔输液是紧急情况下的临时输液通路,抢救时在建立骨髓腔输液通路后,也应尽快建立有效的长久输液通路。建议24 小时内拔除,6小时内最佳,可以避免骨髓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