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26日
流感来袭需警惕
□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何香新
目前正值冬季,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许多人被流感所困扰,出现发热、持续咳嗽等症状。流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应该如何预防?
流感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较强,潜伏期较短,大多数为18~72小时,有的甚至只有几个小时,常常突然爆发,迅速传播,影响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率高,但死亡率相对较低。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的感染人群,但多数死亡病例是年纪较大、身体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流感的主要症状为全身中毒反应,包括突然发热(体温快速上升至38℃~40℃)、畏寒、乏力、头痛、咳嗽和全身酸痛等。部分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患者和儿童患者可能会有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一日数次,呈黄色水状,偶带有黏液,一般没有脓液。若没有并发症,患者发病后3~5天开始恢复,没有后遗症,但若出现并发症,恢复期会延长。患者通常在发病前一天开始排毒,发病后1~3天达到高峰,随着体温下降,排毒量减少。肺炎型流感多见于老年人、婴幼儿以及伴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其症状表现为发病后1~2天病情加重,持续高热和严重咳嗽,个别严重情况下,可能因心血管功能不全和肺水肿而致死。
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每年都会发生流感的流行,只是其程度和地区的差异很大。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和乙型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最大。目前,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时在人群中流行,而且对这两种病毒没有交叉免疫现象。
学会区别流感和普通感冒
传播及传染的方式不同:普通感冒是呼吸道疾病,由多种病毒引起,全年都有可能发生,但传播性较低,基本上不具传染性。而流感更多发生在冬春季,传染性较强。
临床表现不同:一般普通流感的发病相对比较轻微,表现为轻微的身体症状和体征,且很少产生并发症。而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一般在1~3天,但症状较重,可发生高热(超过39℃)、全身酸痛、关节肿大等不适感。此外,流感还可能伴有胸痛、头疼、腹泻等表现。和普通感冒比较,流感更易于导致肺炎、脓毒血症等的发生。
康复时间也不同:普通感冒通常需要至少七天才可以彻底痊愈,而流感虽然通常也是七天就可以痊愈,但是一旦产生了并发症,流感病人的康复时间就可能会更长。
流感的防控措施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分为三类: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这些疫苗在免疫原理和副作用方面相似,但后两种的使用较为广泛。流感疫苗没有接种禁忌,在6个月以上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接种。以下人群是重点接种对象:60岁以上的人群;免疫系统较弱或有慢性病的患者;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行业如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和公交司乘人员,以及商业和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经常出差或旅游的人员。
注射流感疫苗后,通常需约15天左右可以产生免疫防护效果,且防护效果可以延续一年。所以,每年的流行感冒高发来临前后,及时注射疫苗是十分关键。一般认为10~11月为注射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
治疗流感的药物主要有两类:烷胺类药物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前者对大多数流感病毒已出现耐药性,因此广泛使用后者,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纳米韦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流感严重患者的早期治疗,但不推荐自行使用药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实施综合预防,如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严格遵守咳嗽礼仪等,都能够有效降低流感的传染。所以,在流感发生期间,应暂时避开探亲访友,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并且出门应佩戴口罩。另外,在室内及工作场合要加强通风,并采用漂白剂杀菌,或使用醋热熏蒸以防治流行性感冒等。可服用板蓝根、柴胡制剂、大青叶合剂,同时多食大蒜或用生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