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26日

热点关注

广西“两会”上的中医药民族医药声音

本报讯 广西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区),随着中医药行业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和新机遇,中医药亦将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广西“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聚焦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自治区人大代表、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院长梁博伟

要做强中医药产业品牌,增加广西中医药产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大力整合优势资源,以玉林为例,可整合玉林中药材市场、“玉林制药”和“玉林骨科”三大当地中医药品牌资源,形成特色的中医药产业体系,做强做优;其次是要开放发展,立足广西区位优势,主动融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此外要加大宣传,推动广西中医药产业品牌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

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院长岳桂华

建议实施中医壮瑶医药强基层专项行动,提升基层中医壮瑶医服务能力,实施中医壮瑶医药强基层专项行动及基层服务能力培训行动计划,启动面向基层的“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人才项目,推动全面建立有广西特色的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缺乏,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能力不足、可及性差等问题。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将做优做强特色专科、打造壮瑶医药特色学科群、壮大壮瑶医药“朋友圈”、推进智慧医院工程建设,并着重提升国际医疗服务水平,通过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医疗服务、提升线上国际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为国内外民众提供有效、安全、方便、价廉的医疗、保健、康复服务,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国壮”力量。

自治区政协委员、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工会主席俸小壹

河池有壮医、瑶医、仫佬医、毛南医等特色民族医药,优势明显,可以积极探索“中医药+康养产业+文旅产业+养老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加强示范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等举措,力争打造若干个“桂字号”系列中医药产业民族品牌,提升广西中医药品牌核心竞争力。

同时利用毗邻东盟的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中医药合作交流,积极搭建中医药壮瑶医药走向东盟市场的广西渠道。支持中医药壮瑶医药机构“走出去”,与海外尤其是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影响力。

自治区政协委员、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学

有关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等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通过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形成系统的交流推广合作机制。建议创新形式,开辟中医药精品化宣传新路线,提升广西中医药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海内外专家学者,扩大中医药人才“朋友圈”,助推广西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中医药协会等组织,定期开展学术论坛、互访等活动,加强人才交流。

(本报记者 黎佳 吴小红 张海波 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