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05日

冬食山药宜健康

“ 种玉能延命,居山易学仙。雪香酥腻老来便。煨芋炉深、却笑祖师禅。”这是南宋诗人张鎡在《南歌子》中吟咏山药词句。他将雪白的山药形容为玉,赞美其雪香酥腻,老来食用方便。

山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叶子对生,花乳白色、黄绿色或浅粉色,块茎呈细长圆柱形,垂直生长,外皮土褐色带有毛须,肉白而坚,富含淀粉和蛋白质,口感细腻,是人类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位列河南“四大怀药”之首,我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地区均有栽培。

山药又叫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玉延等。唐代之前,山药学名叫薯蓣,诗圣杜甫的《发秦州》诗中就有“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的名句。之所以改名 “山药”,是两犯帝讳的缘故。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唐代宗时期,因代宗名李豫,“豫” 与“蓣”同音,山药第一次犯帝讳,遂薯蓣改名“薯药”。到了宋英宗时期,因英宗名叫赵曙,“曙” 又与“薯”同音,山药第二次犯讳,于是,又将“薯药”改名为“山药”,并一直沿用至今。

山药属于当令食材。冬至以后“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而发挥滋补功效。寒九进补,则是我国民间传统“冬藏” 养精蓄锐的养生方法之一。然而,冬日任何滋补食品都抵不过素有“神仙素食” 之誉的山药来得便捷、实惠。都说冬食山药,胜过补药,此话不无道理。

山药营养价值颇高,富含蛋白质、精氨酸、淀粉酶、皂苷、胡萝卜素、胆碱、碘、钙、铁、磷及维生素C等。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温、平,具有养阴助温、固肾益精、润肺止咳、长志安神、健脾胃、强筋骨、润皮毛、补中气、长肌肉等功效,对气血不足、手足冰冷、脾胃虚弱、面色不华之症皆有治疗作用。加以归纳,山药至少有五大功效:

1.滋养皮肤 山药的黏质液中含有组成雌激素的基本物质,女性多吃山药能够对抗雌激素的减少,防止皮肤干燥老化。

2.改善消化功能 山药中含有可溶性纤维,能减缓肠胃的蠕动,消化器官能够充分地分解食物,并且吃了山药容易产生饱腹感,能控制食欲,有益于排毒。

3.健脾补肺 山药含有精氨酸,这种物质能够提升身体的能量,抗寒,健脾补肺效果也十分神奇。山药含有的淀粉酶等营养物质还能健脑明目。

4.预防心血管疾病 山药中含有的皂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山药中含有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经常食用山药不仅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温暖。

5.调节人体免疫系统 山药可以帮助人体增加T淋巴细胞。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身体中为抵御疾病感染、肿瘤而形成的英勇斗士,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山药最大的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在诸多中成药及抗衰老方剂中常配伍山药作为应用。如六味地黄丸、薯蓣丸等,尤其适合脾胃亏虚者食用。

《神农本草经》中将山药列为上品,言:“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清代医学家张锡纯对山药推崇备至,他概括道:“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红楼梦》第十回中写道,秦可卿肺经气分太虚,张太医诊治之后,为她开出“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的药方,其中写明“怀山药二钱炒”。

民间有谚语说:“五谷不收也无患,只要二亩山药蛋。”山药是老百姓常吃的一种食物,既能充饥,又能补虚,每到冬季,有些人便会出现手足冰冷、肠胃不适、脸上皮肤干燥无光泽等现象。此时,最适宜食用山药,既能补中御寒,健脾补肺,改善血液循环,又可滋润皮肤,排毒养颜,是冬令理想的食疗佳品,尤其女性朋友常吃山药好处多多。

冬季山药大量上市,粗细匀称,毛须较多,颜色略深,手感较重,其中容易煮烂的就是上乘山药。用山药煲汤、蒸煮、清炒、熬粥、作羮都是非常好的吃法,营养又美味,色香味俱全,均有利于增强体质。经典的吃法是煲汤,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状,用鸡肉、牛肉、羊肉或猪排骨炖汤。须注意,先将肉煮至六七成熟,再放入山药,煮烂即可食用。此汤不仅鲜美可口,而且具有滋阴补肺、御寒养颜的作用,是冬日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