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05日

各地新闻

●内蒙古:举办蒙古国基层医生能力提升培训班 近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举办蒙古国基层医生能力提升培训班,由蒙古国卫生部卫生发展中心自21个省选派的92名基层医生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为中蒙两国医务人员搭建了交流交往的平台,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

培训班邀请全国名中医、蒙医专家学者为蒙古国基层医生进行蒙医诊疗技术、蒙医治疗优势等蒙医理论授课。在观摩学习环节,蒙古国学员们分组到蒙医骨伤科、蒙医五疗科、康复科等特色科室,深入直观感受蒙医药文化,体验蒙医治疗方法。

(来源: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云南:民族医药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举行 近日,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分论坛之一的首届民族医药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在云南保山腾冲市举行。论坛以“科技引领未来,传承与创新共筑健康梦”为主题,旨在推动民族医药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展示云南独特的民族医药文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论坛聚焦中医药强省建设需求,围绕中医药(民族医药)、生物制药、种质资源、健康数字经济、重大疾病防治等进行交流探讨,为民族医药科技与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径,加快推动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南亚东南亚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推进传统医药与民族医药融合共同发展。

(来源:学习强国)

●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出版 近日,广西药监局正式编印出版《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年版),共收载185个品种,涉及212饮片品种。最新版炮制规范作为广西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的法定技术标准,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

该规范在总结广西中药饮片炮制加工经验的基础上,保留了传统炮制方法及用药习惯,对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并确定合理的炮制方法和技术参数。比如,保留传承了米泔水制等地方特色炮制方法,并结合广西实际应用情况,将五指毛桃、黑血藤、牛大力、金花茶等151个壮瑶药材品种收入其中,体现了民族医药特色。

(来源:广西日报)

●河北:开展“我从经典中来”中医经典普及化活动 近日,河北省中医经典普及化项目“我从经典中来”第二季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面向全社会,通过征集经典诵读演讲科普作品、电视节目录制、专家现场点评、优秀作品评选等环节,深入挖掘中医药精华精髓,普及中医经典,促进群众健康。

河北各地中医药部门和中医医疗机构将积极推动项目开展。发动本地、本单位中医药专家,走出医院、走向基层、走近群众,带头研经典、传经典、讲经典,引领广大群众学经典、读经典、用经典,在全社会掀起学中医、用经典、讲养生、享健康的新风尚。充分发挥媒体单位优势,创新传播形式,探索更多更贴近百姓生活的普及渠道和方式方法。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甘肃:确定10种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 日前,甘肃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批遴选确定按疗效价值付费的中医优势病种10种,分别为骨折病、颈椎病、腰痛、膝痹、混合痔、肛痈、肛漏、耳鸣、耳聋、口僻。

《通知》明确,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要按照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明显、诊疗方案确切、临床疗效突出、医疗费用稳定、临床风险可控,与西医治疗疗效可比,出院标准明确,且中医治疗关键技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能够占有主导地位的原则,遴选中医优势病种并对照相应的西医诊断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病组/DIP(按病种分值付费)病种,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付费框架下开展。

(来源:甘肃省卫生健康委)

●四川:川药年综合产值突破1200亿元 四川中药材品种总数、大宗品种数、道地药材数均居全国第一,四川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产业纳入“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进行部署。规范种植提升品质,建成一批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成立中医药大健康投资平台,打造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16个,规模以上中药企业247户、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58.4亿元、占医药企业总收入的40.6%。同时,推动“产学研用资”相结合,重点开展川芎、附子、麦冬等川产道地药材大品种关键技术攻关,麦冬全产业链产值达42亿元。不仅如此,四川还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塑造出一批“本草四川·康养天府”品牌,开发“川药”牙膏、饮料、面膜等系列健康衍生品,川药年综合产值突破1200亿元。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