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01日
产前检查主要有哪些内容
□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黄文荣
女性在确认怀孕后直至分娩都需要进行产前检查,不同的孕期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不同。部分准妈妈认为检查的器械有辐射,会对胎儿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孕期检查对判断胎儿的成长状况是非常必要的,能够确认胎儿是否健康,倘若存在问题则需要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治疗。
产前检查主要有哪些内容
第1次产检:怀孕6~13+6周,在这个孕周期间孕妈妈开始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这次产检医院会给孕妈妈建立孕妇保健手册,便于日后给孕妈妈做产检时能够记录产检结果。主要涉及孕妈妈的身高、体重、血压、妇科检查,同时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肾功、心电图、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血清铁蛋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抗体筛查、HCV及HIV筛查。对于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必须行地中海贫血筛查(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等检查,妊娠11~13+6周行超声检查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若NT值异常出现胎儿畸形和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会明显增高,但是不能确诊,必须做进一步的检查。对于夫妻双方均为同型地中海贫血于10~13+6周可行绒毛活检。
第2次产检:孕14~19+6周,除了基本的例行检查外还需要抽血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此筛查可发现胎儿21三体、18三体、神经管畸形等多种危险因素,有高危因素孕妈妈备查项目有:无创产前检测(12~22+6周),中孕期非整倍体母体血清学筛查(15~20周),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体检查(16~22周)。
第3次产检:孕20~24周,常规测量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胎心率,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等,同时必须完善胎儿III级超声检查,即大家所说的胎儿三维、四维检查,其主要目的是明确胎儿头部、躯干、心脏以及四肢等各部位是否有畸形病变,了解胎盘、脐带、羊水等情况,孕妈妈需要开始注意胎动情况。
第4次产检:孕25~28周,常规测量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胎心率,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等,完善糖尿病筛查(即OGTT检查),若明确有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为母婴赢得良好预后。
第5次产检:孕29~32周,常规检查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胎心率、胎位,复查产科超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总胆汁酸等。若孕妈妈双下肢开始出现水肿,注意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情况。
第6次产检:孕33~36周,除检查常规项目外,完善B族链球菌(GBS)筛查,开始行胎心监测(NST检查),注意复查产科超声、尿常规、肝功、总胆汁酸等。此阶段需要评估胎儿的体重及其他发育情况,若发现胎儿体重不足,则需要给孕妈妈补充足够营养;若胎儿过重,则需要控制饮食,为后期分娩做准备。注意补充钙、铁等所需微量元素,科学摄取营养和适当锻炼,将宝宝体重控制在 3300 克左右,有助于实现自然分娩。
第7~11次产检:孕37~41周,需要严格检查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胎心率、胎位,每周复查一次产科超声检查、NST检查,了解胎儿发育、胎盘、羊水、脐血流等情况,在临产时更快施行椎管内镇痛分娩,为分娩做好充分评估,此阶段最好在门诊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等检查。孕妇可了解相关分娩知识,每日自数胎动,做好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在所有重要产检指标均无异常情况下,若达41周未自然临产,需要住院进一步引产。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
产前检查有助于及时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预防先天性畸形和遗传性疾病胎儿的出生,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为了充分保障检查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孕妈妈们需要重视产检,协调好产检时间,并且了解清楚产检的注意事项,将产检的资料准备齐全。很多孕妈妈都认为所有的检查都需要空腹进行,其实并不是,部分检查并不需要空腹,建议孕妈妈们清淡饮食,尽量少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中期唐筛需提供胎儿双顶径或胚胎移植日期,作为评估孕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