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01日

心衰患者康复的注意事项

□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余湘宁

中国传统医学中对慢性心力衰竭最早认识见于《黄帝内经》,《灵枢·胀论》云:“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素问·水热篇》曰:“水病,下为跗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具病。”“心悸”“喘证”“心水”等都属于心力衰竭对应的中医病名范畴。发生心衰以后,我们要如何得到中医有效康复治疗,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的康复,心衰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益心气、温心阳、活心血为主要原则。中医康复学从整体观出发,辨证论治,中药内服、外治并用,动静结合、身心调养,从而达到益心活血、协调脏腑经络的作用。

中药内服治疗法:早期以气虚血瘀为主,治疗宜益气活血,用药以党参、黄芪、川芎、红花、鸡血藤等;中期 以阳虚水泛为主,治疗以温阳利水兼以重视顾护津液,用药以桂枝、薤白、荜茇、干姜、茯苓、车前子等;末期阴阳俱虚,重在阴阳双补、益气固脱,用药以四逆汤加减,配以山萸肉、白芍等柔肝敛阴。

中医外治法:中医认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不可不通。全身腧穴,尤其是背部腧穴与人体脏腑经络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背部腧穴能调整经脉及相应脏腑,从而恢复其正常机能。可以采取温针灸,以艾灸火的热量为传递介质,温热性刺激背俞穴,调节气血,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康复关键

1.每天称体重:体重的增加是心衰患者病情加重的一个迹象之一,所以我们应养成每天称体重的习惯,每天应在早上解大小便之后称体重。如果一天内,体重增加1.3千克或者一周内体重增加2.3千克,那就需要及时就医。

2.每天检测血压、心率:血压、心率是心衰患者病情变化很重要的征象之一,如果血压、心率出现波动要及时报告医生。

3.限制液体摄入:心衰患者肾脏排钠和排水的能力会减弱,所以心衰患者摄入过多液体会加重病情,建议患者每天液体摄入量不应该超过2升。

4.少吃盐:盐也会使额外的液体积聚在体内,引起心衰,很多食物都含有隐藏的钠,比如食用牛奶、罐头、冷冻食品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低盐或者无盐食品。另外在生活中不应该食用油腻食品、快餐食品等等。

5.遵医嘱服药:这点很重要。很多的心衰的患者为老年人,会忘记服药。应该在橱柜、冰箱贴上便签、字条或者手机设置提醒功能,提醒自己每天按时服药。

6.穿宽松保暖的衣服:避免穿过紧的内裤、袜子或者紧身裤,过紧的衣服会阻碍血液从下肢流向心脏,也会造成下肢血栓的形成。美国的研究表明,体温下降会增加心衰患者再次住院的可能性,所以要注意保暖。

7.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心衰患者劳累会诱发心衰加重,所以良好的睡眠是很重要的。

其他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增加心肌收缩之强心剂,如毛地黄;降低心脏负荷之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2.氧气治疗: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减轻呼吸困难及疲倦的程度。

3.饮食治疗:限制盐分摄取量,每日2~3克,避免摄取高盐及腌制类制品,如酱菜、卤味、酱油、香肠及火腿等;限制水分摄取量,每日1000~1500毫升,避免摄取过多流质食物及水份高的水果;避免刺激性及产气食物,如咖啡、酒类、茶类或辣椒、韭菜等食物,造成心搏过速增加心脏循环负荷;每日测量体重,以评估饮食及水分的控制,若一周内体重增加 2~3千克且脚踝有合并水肿情形,应立即就医。

心脏衰竭的运动处方

用大肌肉进行等张和有节奏动作的有氧耐力训练,如走路、慢跑、游泳等,在中等强度下至少运动30分钟。传统的训练方法是在最大摄氧量的30%下热身3~5分钟,随后在最大摄氧量的60%下持续运动30分钟,最后辅以最大摄氧量的30%缓和运动3~5分钟。

通常,运动的原则是由轻到重,由短时间到长时间。调整的方法是延长运动时间,如做5分钟的短时间运动,每天做6次,共计30分钟的运动量,慢慢延长到10分钟1次,每天做3次,最后目标是持续运动30分钟。一旦总时数时间的目标达成,可从频次的方向增加,例如一周3次增加到4次。